• 69阅读
  • 0回复

民勤黑瓜子缘何跌价、滞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8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民勤黑瓜子缘何跌价、滞销
前几年销路很好、价格一涨再涨的甘肃民勤县黑瓜子,售价一般在每公斤10元左右,最高时达每公斤12元,不少农民由此发了财,全县一举甩掉了靠国家财政补贴的帽子。而1996年,民勤县黑瓜子出现了价跌、卖难的情况,每公斤售价一直在7.8—8.2元间徘徊,至今还有70%的黑瓜子积压在农民手中。
民勤黑瓜子价跌、卖难的原因,客观上是1996年全国农副产品价格下跌,民勤黑瓜子也不例外;黑瓜子加工后的熟品价格较高,难进寻常百姓家,迫使国内部分黑瓜子加工厂停产,厂家收购减少;民勤去年遭受沙尘风暴侵袭,影响了黑瓜子的质量。主观上讲,由于黑瓜子一直处在价好脱销状态,多数农民抱着“货好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坐等客户上门,造成供求信息不灵;少数农民见利忘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给客商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分析民勤黑瓜子从价好、畅销到价跌、卖难的变化过程,我认为,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提供准确信息。各级政府应搜集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和市场预测,使农产品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第二,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名牌意识。帮助农民克服小农经济的观念,懂得要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不但产品质量要好,还要优质服务。
第三,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后各环节的服务。目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时候也缘于后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而这又是一家一户农民做不了、做不好的。政府部门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既可减轻农产品产后销售的压力,又可使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实现增值,帮助农民增收。甘肃武威市北关中路胡全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