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欧洲电影业“病因”新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3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欧洲电影业“病因”新说
张勇
欧洲是电影的故乡,欧洲的电影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它的现状却让人忧心。一个欧洲人一年走进电影院的次数不到两次,美国人则有5次。更糟糕的是,欧洲人看的大多是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在法国的票房总收入中占60%,在英国则高达95%。另一个让欧洲人尴尬的事实是,欧洲电影业目前的规模只及“二战”结束时的1/9。
欧洲电影业怎么了?这是欧洲人近年来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欧洲一些政府似乎只能祭起文化保护主义的法宝。但是,最近伦敦出版了一本名为《电影竞赛:英国、欧洲和美国的电影业》的新书,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它的批评锋芒所指,是欧洲自己的电影运作机制以及文化政策,试图从根子上探讨欧洲电影业的问题所在。
该书作者马丁·德尔是一位媒体咨询家。他认为,欧洲电影业的病因之一是,它从制作到发行都被控制在少数几家私营媒体公司手里。这在美国是为反托拉斯法所制止的,而在欧洲,却得到政府的支持,理由是只有这样才能与美国强大的电影业竞争。作者认为,这个政策有很大的副作用,其中之一是小型电影公司在欧洲无法立足,从而削弱了欧洲电影业的活力。在美国,恰恰是所谓的独立制片人和小电影公司十分活跃,它们拿走了今年的大部分奥斯卡奖项,甚至令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汗颜。
德尔指出,欧洲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一些政府对电影业的保护。在欧洲大陆,政府提供的资金占到电影业投入的70%,在英国,这一数字为50%。欧洲电影一年的票房价值不到3亿美元,而政府投入则多达8亿美元,而且还在增长。他批评那些主管政府补贴的人是欧洲的“文化沙皇”,只知道在会议上高谈阔论,在学院里开设讲座,在电影节上颁发奖品,对商业规律则一窍不通。他们在电影界内形成了一种风气,即检验电影好坏的标准只是评论家的意见,而丝毫不考虑观众的反应,其结果只能使“大多数欧洲电影的票房吸引力为零”。据德尔统计,一部好莱坞影片,通过电影、录像、电视等各种渠道,最终拥有不下于2.2亿名观众;而一部欧洲电影的观众只有这个数字的1%。欧洲每年制作300多部电影,几为好莱坞的2倍,“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制作如此多的、被人们立刻遗忘的电影。”德尔把这种浪费称为欧洲“酒湖肉山”的另一个版本。他据此进一步提出:“只有当欧洲的电影制作人被迫进行正常竞争时,好莱坞才会开始担心。”
德尔的观点与奉行文化保护政策的主流派大相径庭,因而立即引起了争议。主流派认为,如果没有及时对欧洲式微的电影业采取保护措施,那么今天欧洲电影业的状况会更糟。而一些所谓的欧洲新一代电影制作人则对德尔的批评表示支持。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这些已经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的制作人对欧洲的文化政策嗤之以鼻,认为它只有“腐蚀”作用,而不会产生保护和激励的效果。英国一位成功的电影制片人针锋相对地指出,政府资金只会增加一部电影的预算,而不会带来任何创意。
这场互见瑕瑜的辩论看来还不会马上产生定论,但它触及到了一个更具有广泛意义的问题,即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者,欧洲应该而且必须保护和扶植自己相对弱小的电影业,以免被外来者吃掉。在这一点上,主流派没有做错,而德尔的观点显得有些偏激。但关键是怎么保护,是消极的喂奶式的保护,还是积极的补血壮骨式的保护?是为它建起一座温室,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袭,还是让它经受一些风雨的考验,练硬自己的翅膀?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由此看来,德尔的观点无疑能给人启发。其实,不光是电影业,别的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