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卢克索旧貌换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3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卢克索旧貌换新颜
刘水明
举世闻名的古城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公里,是埃及文化古迹非常集中的旅游胜地。5月6日傍晚,尼罗河畔的卢克索神庙前灯火通明,巍峨的神庙塔门和宫殿显得更加辉煌,人们用欢呼胜利的乐曲和歌声,庆祝为古城增姿添色的三大工程同时完成。这三大工程是:修复卢克索神庙、修建木乃伊制作纪念馆和修建卢克索桥。这是埃及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临卢克索,为工程竣工剪彩。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瑰宝,始建于公元前14世纪,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完美漂亮的殿堂之一。开阔的庭院南北长约45米,东西宽约56米,三面有双排纸草捆扎状的石柱,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两旁各有对称的石柱7根,每根高16米,蔚为壮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卢克索神庙,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围墙内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围墙外的则是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在历史的变迁中,卢克索神庙曾被沙丘湮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得以重见天日。1936年,埃及曾对卢克索神庙进行过一次简单的修缮。1987年,埃及文物专家到卢克索神庙考察“会诊”时,发现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和柱廊里的23根石柱已破损不堪,为防止石楣坠落和石柱倒塌,有关部门不得不对庭院和柱廊内的石柱撑上铁木保护架。可这样一来,昔日雄伟凝重、气势非凡的擎天石柱,就像绑上夹板、吊着绷带的伤员,令慕名前来的游客们扫兴。14个月前,埃及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着手整修卢克索神庙。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文物抢修工程:他们把用遥感测量技术获得的有关石柱的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后,将石柱上的石楣、柱冠、柱身、柱座一块块拆下来重新修补,所拆1950立方米石柱石块和2000立方米地表石块,都一一编号存放,其中800立方米残破、开裂的石块,则用新型材料填充砌补,有的还铆上不锈钢钎加以固定,然后涂上与石头原色一样的颜料。实在不能再用的,就到阿斯旺以北的古采石场运来原石质的石块更换。同时,重点解决了地下水对神庙建筑的危害问题。在卢克索神庙,向下挖70厘米,就有地下水冒涌。这些地下水渗入砂岩质的石柱、石墙,产生化学反应,腐蚀了石柱。为排除地下水,工人们在庭院的东西两侧共打了18口自动抽水深井,以降低地下水位。再用钢筋混凝土在原石柱基座底下构筑一口竖井,然后将石柱基座植入井中。这样,石柱基座就同河中的桥墩一样坚如磐石了。此后,再严格按照计算机编出的程序,把23根石柱及石楣重新复位。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还耗资190万埃镑,更新了所有照明设备。整修过的卢克索神庙已焕然一新。
制作木乃伊是埃及的又一重要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埃及的许多木乃伊,都是从卢克索“帝王谷”和“王后谷”的墓穴中发掘出来的。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只要尸体保存完好,升天的灵魂可能重返躯体,令死者复生。古埃及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木乃伊殓尸防腐法。新建造的木乃伊制作陈列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埃及各阶段木乃伊的制作工艺,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古埃及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陈列馆除展出人和动物的木乃伊外,还展出150多件其他实物,如制作木乃伊的工具、容器、原料以及装殓木乃伊的护身符、棺椁等。其中部分展品是从开罗博物馆和库姆温布博物馆移来的。馆内还有一些壁画,描绘了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和古埃及人举行丧仪和葬礼的场景。
第三项工程是修建卢克索大桥。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而著名的“帝王谷”和“王后谷”等古迹却位于西岸。千百年来,两岸来往全靠舟楫摆渡。卢克索大桥的建成,结束了该地区尼罗河沿岸120公里没有桥梁的历史。卢克索三大工程的完成,无疑将大大促进卢克索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