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困难的过渡期——宪兵哗变后的危地马拉政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2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困难的过渡期
——宪兵哗变后的危地马拉政局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张仓吉
2月2日下午,危地马拉哗变的宪兵在政府强大军事压力下放下武器,同意用和平方式来解决与政府的争端,一度极为紧张的局势终于缓和了下来。这一事件表明,危地马拉正经历着由内战转和平的困难重重的过渡期。
1月29日,1000多名宪兵突然武装占领了位于首都危地马拉城北的宪兵司令部,要求政府在解散宪兵部队时保证给他们一份工作,并发给他们每人8200美元的补偿金。
根据去年底政府与游击队组织全国革命联盟签署的永久和平协定,今年3月1日起将进行遣散游击队和裁减政府军的工作。目前,政府军共有4.6万人,其中包括宪兵部队4000人,协定规定政府军在12个月内分批裁减33%。在已公布的裁军计划中,宪兵部队将首先被撤消,4000名宪兵全部要另谋生路。这正是引起这次哗变的主要原因。他们担心脱离军队后加入失业大军,因此要求政府给予就业保证。目前,危失业和半失业率在拉美国家中名列前茅,高达50%以上。在失业队伍中不乏有专业和有一技之长的人,而这些军人除了舞枪弄刀外,别无专长,找工作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再说,绝大多数雇主不愿意雇用像他们这样曾直接参与内战和冲突的前军人,怕惹上麻烦。
引发事件的另一个原因是,哗变宪兵认为退役军人没有得到与被遣散的游击队员相同的待遇。目前,游击队遣散和安置计划已经就绪。由于有国际社会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每一位被遣返的游击队员除能得到一定的生活费外,还可得到一笔基金,用于生产自立或就业。由于政府方面及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遣返游击队上,对裁减下来的军人安置问题就重视不够。人们普遍认为,危政府近期内应拿出一个平衡方案,否则这些被裁减的军人很可能还要闹事,阻碍落实和平协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目前,哗变宪兵的代表与政府方面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估计政府会考虑他们提出的补偿金和就业保证两大要求。阿尔苏总统2月2日在庆祝陆军节讲话中已经发出一个信号,被裁减的军人不会“空着手回家”,“政府也不会不管他们的就业和生计”。这个讲话对哗变的和平解决发挥了作用。
这次宪兵哗变事件从一个侧面表明,和平还很脆弱,落实和平协定尚有诸多障碍。除按期遣散和安置游击队员外,游击队组织全国革命联盟能不能顺利地按协定改变为一个参政政党,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除外部因素外,该组织内部也存在协调立场的问题,由于全国革命联盟是由四个游击队组织组成的,要想求同存异共同组成一个政党,在党的纲领、倾向、领导层职位分配等方面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显然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和平协定虽然已经签署,但引起内战和冲突的社会根源并没有消除。国家财富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到人口5%的地主掌握着全国70%的耕地,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可以说,引起冲突的社会经济问题、印第安人的权利和地位等问题在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舆论指出,如果结束内战后,人民仍不得安宁,安全仍无保障,和平就没有真正实现。
(本报墨西哥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