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寄情于器抒感于型——赞高峰陶艺的精神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9
第11版(美术)
专栏:

  寄情于器抒感于型
——赞高峰陶艺的精神性
袁运甫
陶瓷,从科学意义来说,是火与土的艺术。但对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来说,它更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思绪,所以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陶瓷艺术作品中的这种精神性。这是永恒的。因此,陶瓷艺术的高贵,正是在于它寄情于器,抒感于型,以至于更深一步品评质地之差微,推敲运线之徐度方圆,赏鉴釉色之韵味等等。陶瓷艺术是在一个精细的空间范围去表达美学修养的,因此,它不仅仅是视觉的,更关键的是美学的精神性的凝化。
我多次欣赏高峰从瓷区制作归来的收获——一箱箱仿佛带有余温的陶瓷作品,总感到那“凝化”了的精神性追求的可贵。前年夏天是他第五次去龙泉八都小镇做陶。那是一个终日弥漫着云天的节气,云给他以形态的丰富的联想,盛暑给人以阴凉,给田地以甘露,给万物以滋润,大自然的恩赐和他带着激情的感悟,遂促使高峰创作了一大批云天系列陶艺作品……《红云》、《飞云渡》、《玉宇紫烟》、《九重天》等云纹绞泥器皿终于诞生了。好几个月观云而激越不已的思绪,终于归附于宁静玉立的器件而得以平和。高峰说,好像是生活的感受在艺术中“落定和归宿了”。他曾写了一首诗,记得其中两句尤为令人动心:“真情系彩云,悠然踏云归。”显然是把生活带给他的精神愉悦和心智启迪转移到陶瓷作品中的真诚心态。当然,这种转移,必须借助于多少年的陶工生活的苦练。他对绞泥纹器物成型反复尝试,经过了印坯、盘筑、板合、捏制、拉坯等等环节,以及双色多色泥之折叠、平行、卷绕、单元组合、揉绞、流绞许许多多技法试验,技能苦练是他花了大量精力的。在陶艺晒土、淘泥、拉坯以至烧窑的全过程,是他每次下瓷区必做的活儿,早出晚归,从无例外。云起先收土,日出早晒坯,这是十分感人的勤勉敬业的精神所驱使的专业劳作。高峰今天的成就,正源于昨天的投入。
当高峰回忆起每一段在瓷区工作的情景时,总是充满真切的深情。我多次听他谈到1992年8月在河北曲阳定窑用白泥为基础,加氧化铁粉调色泥,黑白灰三色相绞而成的器皿制作。那时,他十分敬服王纪千先生的建议“仿古创新”这一主旨精神,那批作品中能体验到他对宋瓷的学习与贯注。又如1993年春他到宜兴做陶,那时他动心于遥望太湖的异乡感慨,万顷烟波,水天交会,无限深远博大的体验,促使他精心完成了“云水苍茫”绞泥花器、“云是雨故乡”调砂绞泥瓶、“风云急”花器、“云像天衣”平碗、“碧波涟漪”绞泥瓷缸、“长河落日”绞泥瓶等作品。他把生活的精神性感受用最简洁的语言倾注在自己的陶艺作品中了,他把艺术和科学紧紧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很少依靠装饰语言而又集中表达了仅此一点不及其余的精神风貌,我想这一点正是高峰陶艺的精粹所在。我衷心祝贺他一步步、一次次取得可喜的成就。(附图片)
“水乡”绞泥纹灰青瓷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