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蒙古包走进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2
第4版(要闻)
专栏:

  蒙古包走进博物馆
本报记者杜涌涛
蒙古包是马背民族世世代代游牧生活的象征。80年代末,一顶沐浴了锡林郭勒草原风霜雪雨的蒙古包,悄然走进了内蒙古博物馆。它像一位历史老人,向参观者讲述着草原岁月的沧桑史话。
从“逐水草而居”走向定居放牧
“夏牧河流冬去雪,四季搬家不停歇”。元代蒙古族诗人萨都剌描写的生活情景,似一幅千年凝固的画,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1983年,内蒙古广大牧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草畜双承包”。与自治区同龄的锡盟乌旗宝力格苏木吉尔格郎图嘎查牧民那·达木金一家,分到105只羊、22头牛、28匹马,承包了近万亩草场。一年下来,他家盖起了土房,告别了蒙古包。飘泊了半生的那·达木金一家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家。
从1983年至今,那·达木金一家共投入20多万元,围起近万亩“井、机、林、草、料”五配套草库伦,建起26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太阳能牲畜棚圈,购置了客货两用汽车、拖拉机、割草机等全套牧业机械设施,改良了一半以上的牲畜。现在,他家的牲畜总数已发展到2000多头(只),还盖起了内外装修一新的砖瓦房,室内各种电器、组合家具应有尽有。
从蒙古包到砖瓦房;从原始简陋的牲畜棚圈到太阳能暖棚;从人工打草到机械化作业;从游牧生活到定居轮牧、建设养畜,那·达木金一家的变化折射出内蒙古牧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
有关资料表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有70%的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今,全区95%以上的牧民已经实现了定居放牧。
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使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犹如一匹插上双翼的骏马昂首腾飞。1985年以来,内蒙古畜牧业连续12年获得大丰收。截至1996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6700万头(只),分别比1947年和1978年增长7.3倍和1.6倍;良种、改良种畜从无到有,到1996年底达到3554万头(只),比1978年增长3.4倍;1996年,全区草食家畜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5%和26%,比1978年分别提高2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每年向京津唐和周边省区提供约200万头(只)牛羊。
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内蒙古高原地处大陆腹地,风沙肆虐,十年九旱,生态环境差,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不稳定状态。1987年以来,自治区畜牧厅在全区38个易灾旗县大规模开展了“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使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38个易灾旗县9年中减少死亡牲畜1083万头(只),累计新增产值8亿多元。
由被动抗灾到主动防灾,由靠天养畜到建设养畜,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
记者日前到内蒙古牧区采访,从西向东,记者看到,昔日如白云般的蒙古包,如今在草原上几近绝迹,一排排砖木结构的牧民新居点缀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牧人家门前的各种机动车辆,取代了拴马桩、勒勒车。一座座现代家庭牧场,成为草原上一道新的风景线。
在记者参观的众多家庭牧场中,东乌旗巴彦霍布尔苏木吉仁宝力格嘎查牧民伊达木的家庭牧场给人的印象最深。
从实行“草畜双承包”起,目光远大的伊达木每年将总收入的30%—50%,投入畜牧业的基础建设中。现在,他的“五配套”的草库伦已经扩大到13500亩,牲畜已从200多头(只)发展到4000多头(只),去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他先后盖起7间宽敞的砖瓦房、12间高质量的牲畜暖棚,购买了成套的牧业机械设备,添置了多台大小机动车辆。
伊达木把目光瞄准发达国家家庭牧场经营模式,1995年春节前夕,他自费赴澳大利亚,考察当地的家庭牧场建设。
在伊达木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具镀银的雕花马鞍。伊达木早已不骑马了,马鞍只是一种历史的回忆。往昔马背上的天之骄子,今天正驾着“铁马”率先驶向内蒙古畜牧业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