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再说富兰克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2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学史话

  再说富兰克林
虞昊
富兰克林10岁辍学,12岁当工人,40岁弃商学电。此时欧洲研究电已有90年。富氏在电学刚起步的美洲仅8年就对电学基本规律作出若干重要发现,并在实验观测基础上把雷电和地面实验室的电统一起来,被科学界誉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他的超群的杰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电学停留在书斋里,因而被认为无足轻重。富氏却抱着为公众谋福利的宗旨来钻研电,绝不为名为利,一旦确证了闪电与实验室的电相同,即根据他发现的尖端放电规律向欧洲科学界提出用避雷针保护建筑的设想,推动科技界进行防雷实践。为检验他的设想以确保人类的防雷安全,立即在自己住房内安装特殊设计的避雷针,锲而不舍地观测雷云对它的作用达22年,这才非常谨慎地作出总结,认为避雷针是引雷入地从而保护了建筑。他提出忠告:避雷针要良好接地,毫不掩饰地纠正自己原先的尖端放电中和雷云中电荷的学说。
全世界2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他晚年的学说。迄今国际大电网会议和我国新修订的国家建筑防雷规范都认为按富兰克林这一思想的常规避雷装置是唯一有效的防直击雷手段。需要强调的是,防雷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和国家各部门的大事,必须有统一的严格的法规强制执行。国家防雷规范是根据人类长期防雷实践制订的,是广大从事防雷的科技专家的共识。例如防雷规范对接地电阻有明确的限制,是从许多雷灾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美国皮卡提尼武器库雷击爆炸就是避雷针接地不善所致。重新认识富兰克林这位贡献极大的科学伟人,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为社会谋福利而不图个人名利的品德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