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河北:农业渐入良性循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6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河北:农业渐入良性循环
编者点评:
这条新闻值得注意之处,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制订了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措施,这样就把目标、任务落到了实处,大大加快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这使我们再一次想到毛泽东同志“过河必须有桥”的生动比喻。我们的任务是“过河”,如果只是号召、动员,而不创造条件、交给方法,再好的意图也会落空的。现在工作中的通病是,喊过河之号召的太多,搭过河之桥的太少,以致许多美好的构想往往停留在“研究”上。看来,河北省的经验,最根本的一点是个“实”字。缺了这个字,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岂独农业产业化而已!
本报石家庄6月5日电记者陈国琦报道:“数乡一业”,“多村一品”,“草莓四季常红”……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已收到成效。目前,全省已形成105个亿元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年销售额达452亿元;涌现出上千个龙头型企业,带动了2.5万多个农副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和400万农户。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去年,全省大灾之年农业丰收,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055元。
河北是个农业大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河北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以改造农业的小生产状态为使命,以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益为目的,确定了1997年和“九五”期间省及各县(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制订了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规定:所有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都享受国家和省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制定了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专业组织的奖励和主导产业产品最低收购价、风险金制度等保护政策。
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使全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初步成型的龙头型企业已达2000多个,这些企业以其鲜明的产业特色走上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轨道。大城县采取开发名牌产品,提高科技水平,强化营销手段等多种措施,使以面粉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从业人员已达5600多人,年实现利税3000余万元。一个以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链、企业群和产品族已具雏形。另外,沧县的小枣、行唐的大枣、大名的花生、赵县的雪花梨、肥乡的食用菌等,也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发挥了各自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渐成气候。各县、市打破行政社区界限,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形成“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区域化格局,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大大提高了产品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满城县采取不断更换优良品种,加工增值等有效措施,使全县草莓生产发展到近4万亩,亩产量达到1200公斤,年产值达6000万元。同时,发展地膜覆盖,草莓从原来的春季上市变为“四季常红”。生产、科研、销售、加工一条龙的规模优势,使之成为全国品种最多、面积最大、质量最优、产期最长的草莓生产基地县,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应运而生。河北各县、市努力完善服务手段,组建了一批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资金、市场、信息、运输、物资等服务组织,这些服务组织多数已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经济实体,并和县以上专业化服务组织相联系,形成完善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省仅县级以上的专业化经营服务协会就有100多个。承德长城种子(集团)公司坚持服务加利益的原则和科技加品种的做法,努力向农户延伸,逐步形成种子产业和农户收入、服务社会化同步发展的格局。现已建成拥有25万亩杂交玉米种子、4万亩脱毒马铃薯种薯和1.5万亩内外销蔬菜种子的稳定的国家级生产基地。这家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使供种子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全市每年有8万农户依靠制种增收2500万元。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种子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