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加强深港经济合作促进香港繁荣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3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强深港经济合作促进香港繁荣稳定
厉有为
内容提要: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实施和香港回归祖国,给香港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香港未来的经济前景不可限量。保障香港顺利回归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深圳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
深圳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与香港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深港经济已经形成“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深圳的发展为香港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为香港缓解基础设施压力提供了更为经济的选择,为香港开拓市场空间提供了便利条件。实践证明:深圳发展得越快,建设得越好,就越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
香港回归祖国后,进一步开展和加强深港两地的经济合作,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是把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开展深港经济合作,政治上必须坚持“一国两制”原则,经济上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实施方法上应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随着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开始新的一页。
从近代鸦片战争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用侵略战争和逼签不平等条约等手段,在香港地区推进殖民统治,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耻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在适当的时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明确提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顺利实现香港回归祖国,开拓了光明前景。
“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祖国和长期繁荣稳定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香港是著名的国际经济中心,它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等功能已在全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战后香港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内地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香港经济发展创造重要机遇。比如,1979年以后,香港借内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把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初加工型企业转移到内地,特别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内地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加快了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了8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内地因素”发挥得越好,就越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发展。“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实施和香港回归,将给香港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带来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香港未来的经济前景将无可限量。
首先,“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确保香港的繁荣稳定。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在1997年后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三大基本立场和努力目标之一。“一国两制”构想目标的明确性,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构想通过法制形式确定下来。根据《基本法》,“九七”后的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现行的法律制度也基本不变。香港将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就是说,通过保持香港与内地现有两种制度并存不变的独特模式,过去曾经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起过积极作用的各种因素不仅保留下来了,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得到了比过去更有利的保障,这些因素在今后会对香港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积极作用。
第三,在“一国两制”的新构架下,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互补关系将更密切,交往将更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经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许多国际权威机构对我国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内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运作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必然给香港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充分发挥深圳在保持香港繁荣稳定中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深圳经济特区要发挥好“四个作用”,即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的促进作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更多贡献,是深圳责无旁贷的重大历史使命。
党中央之所以将这一历史重任交给深圳,这跟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地缘、人缘和经济上的特殊联系是分不开的。深圳与香港在历史上曾同属一个县治,是唯一与香港接壤的城市,也是香港与内地的结合部。由于这种地缘因素,香港同胞往往通过深圳看内地的发展状况。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香港同胞了解内地的“窗口”。深圳的发展能够使香港同胞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增强对“九七”后香港发展前途的信心。深圳作为香港连接内地的唯一的陆路通道,在香港利用“中国内地因素”中也具有特殊作用。广深、深汕高速公路的通车,使香港与闽粤各地连成一体;京广、京九铁路经深圳通往香港,更使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距离拉近,使两地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可以说,深圳是香港与内地开展经济联系的中介和桥梁。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7年来,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与香港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深港经济已经形成“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据统计,1979年至1995年间,港商在深圳实际投资达61.4亿美元,设立“三资”企业近万家、“三来一补”企业1.2万家。位居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榜首的深圳,外贸的86%以上是通过香港转口的。1995年深圳对香港出口188.7亿美元,从香港进口133.7亿美元。深港间的这种经贸关系不仅为深圳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对香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和保持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深圳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深圳还将促使香港资金、市场、信息、管理优势同内地的制造能力、科技力量和广阔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支持和促进内地和香港产业的发展。此外,深圳还是香港的后勤保障基地,目前香港75%的淡水,70%的牛奶,40%以上的活鸡,25%以上的蔬菜是深圳供应的。总之,由于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深港两地长期形成的特殊经济联系,使深圳对于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圳之所以能够在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发挥促进作用,除了人缘、地缘因素外,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980年至1995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5.5%;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41.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50%;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递增52%,其中出口年均递增53.3%。截至1996年底,深圳市已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0.04亿元,工业总产值1062.69亿元(1990年不变价),地方预算内收入达131.75亿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市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90.5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12.08亿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深圳市政建设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的现代意识、公共意识、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深圳现已成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环境比较健全、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城市之一,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今天的深圳还像17年前那样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它对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就无从谈起。正因为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使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终于在“九七”到来之前,在毗邻香港的地方,奇迹般地矗立起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为此,我们更加怀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更加钦佩当年他亲自决定在深圳建立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
深圳的发展为香港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新加坡、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香港的国际金融、经贸和航运中心的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香港要保持其目前的经济地位,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拓展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与其相毗邻的深圳,目前已具备相当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综合生产成本低于香港,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高、投资环境较好、投资回报最丰厚的地区之一。香港可以利用深圳作为其产业发展的空间,在金融、商贸、航运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加速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
深圳的发展为香港缓解基础设施压力提供了更为经济的选择。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港口不堪重负,机场运力饱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明显。深圳目前和将来所具备的能源、交通、港口、机场、通讯等基础设施,可以直接为香港的发展服务,这比香港新建、重建这些基础设施要经济得多。
深圳的发展为香港开拓市场空间提供了便利条件。深圳作为香港与内地经贸往来最重要的陆路货物转运和集散地,不仅继续为香港拓展内地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深圳市场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其本身也成为香港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的对象。深圳为香港扩大对内地出口,发展转口贸易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这一切都说明,深圳今后可以在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实践证明,深圳发展得越快,建设得越好,就越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
加强深港经济合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和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进一步开展和加强深港两地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深港经济合作,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香港回归后,能否继续保持其国际经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与内地未来的经济关系。长期以来,深港两地已经形成了稳步合作、互利互荣的经济态势。要更好地发挥“中国内地因素”对香港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发挥好深圳的作用,借助深港两地高度的经济互补性,搞好深港经济合作,形成香港—深圳—内地“三点一线”的战略格局,达到优势互补。可以说,促进深港经济合作,是保持香港国际经贸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搞好深港经济合作,是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必然选择。把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发展商贸、金融、信息、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这些往往都与深港经济合作联系在一起。香港回归,将为深圳更好地借助香港发展自己提供了新的机遇。
再次,加强深港经济合作,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深港两地经济合作的日益加强,经济联系的不断密切,两地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深港两地和珠江三角洲将共同构成一个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对外竞争优势的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将有力推动粤港澳乃至整个华南区域经济体系的发展,成为牵引中国和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长点,从而有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开展深港经济合作,必须在政治上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在经济上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实行“一国两制”,是深港合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一国”之下,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是深港两地的本质区别,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深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因两地经济合作而混淆它们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同时,深港经济合作应当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香港回归后,深港两地将会由过去民间的、分散的、短期的和由市场机制自发推动的合作,向以政府间协调为助力、市场机制为基础、产业界为主体的长期全面合作转变。开展深港经济合作,在实施方法上应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目前应主要做好深港口岸管理协调工作,加强深港两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积极推进深港产业共同发展。通过深港经济合作,深圳将更好地借鉴和学习一些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并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使深圳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借鉴和利用香港发展自己,确保深港经济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