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靠法制立规范向管理要文明——厦门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纪实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靠法制立规范向管理要文明
——厦门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纪实之三
新华社记者石玉生汪金福本报记者韩小丽
在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厦门人积极探索着现代化管理手段。在他们构筑的精神文明大厦中,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高科技的管理折射出现代文明的光辉。
扬长避短——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
有人说,现代都市大体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无非是楼越盖越高,车来人往越来越频繁。
但是,厦门却特色鲜明。且不说美丽的鼓浪屿、诱人的日光岩让人留连忘返,只需留心城市建筑中现代都市风貌与传统闽南特色恰到好处的结合,就足以让人领略到设计者们在“吸收与保留”上的匠心。从高楼、大桥到路灯、广告,甚至路边的垃圾筒都体现着追求协调、追求完美的审美情趣。如候机楼前的广场像欧式公园,立交桥下的绿地边装饰着写意的浮雕。同时,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被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就像集美学村红墙依旧,郑成功雕像傲然挺立……
建筑风格反映了厦门人的价值取向。厦门的决策者认为: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超越历史、走向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民族优良传统要继承,国外优秀的现代文明成果要吸收。要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扬的最佳结合点上树立特区人新的形象。
厦门人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这一传统进一步得到弘扬:厦门人在室内挂国旗,人们对此洋溢着自豪感;华侨领袖陈嘉庚倡导尊师重教,这一风尚如今被光大,教师在这里受到特别的尊重;素有“音乐之岛”美称的鼓浪屿传出的琴声,不知打动了多少人……保持传统却不固步自封。改革开放以后,厦门多次组团出国考察取经。考察团到新加坡考察回来后,提议依法治市;考察团去美国波音公司参观,看到广场上照明灯式样新颖漂亮,几个月后,同样的路灯出现在厦门市的主要街道上。
精华总是与糟粕伴生,吸入与抵制便成为一对矛盾。在处理这对矛盾时,厦门的原则是: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
对于外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厦门的方针是:扶持有益的,提倡健康的,允许无害的,抵制有害的,取缔违法的,打击犯罪的。
建章立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今年4月1日上午9时,一向宁静的厦门岛东面传来一声巨响,让周边的市民们吃了一惊。当晚,电视新闻中播出了事情的原委:一业主无视城市规划法,未经任何合法程序,擅自在城区边缘的一块绿地上建楼。市里经多方制止无效后,依据城市规划条例,毅然将这幢9层楼房引爆炸毁。
事后,有人议论,好端端的一幢楼,耗资200多万元,炸掉怪可惜的。然而,更多的人却从这一声巨响中,听到了法律的尊严,体会到市领导执法如山的决心。
厦门的决策者们清楚:优美环境的创造、优良秩序的形成、优质服务的产生都离不开建章立制。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法制基础上。
为把这样的思路落到实处,市人大、市政府出台了50多个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法规性文件。与此同时,机关、企业、医院、学校,也在建章立制、依法治理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对于一度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生收红包问题,厦门中山医院从制度入手,在职代会上通过了职工奖惩条例。去年,一位工作不久的研究生在为病人做手术时收了300元红包,医院发现后当即对其罚款3000元,停发一个季度奖金,并延期一年转正。此后,这家医院再没有发现类似的事情。
外来人口管理是令许多开放城市头痛的事。厦门现有外来人口达40万人,与市区常住人口相当,却没有太大的压力,其根本原因是依法管理。厦门市先后颁布了暂住人口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率先在全国推出“谁雇佣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连带责任制,同时建立48幢“外来人口公寓”,对外来人员实行相对集中管理。每逢中秋佳节,市领导还与外来工共聚赏月。一个不安定的流动群体相对稳定了,继而转化成建设特区的巨大力量。
厦门城市管理办公室、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公安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体会:现在的管理不像从前那么简单,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就行了。机关必须依法办事,否则群众会根据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来状告我们。市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要求广大干部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严格的法规、严肃地执法,对少数人来说可能是约束和限制;然而对多数市民来说,则是为他们创造了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科学管理——构筑面向新世纪的现代文明大厦
初到厦门的人会奇怪:市区红绿灯下看不到交警值勤,而来来往往的车辆都自觉“红灯停,绿灯行”。原来,这里正在建立一个耗资3000万元的交通指挥监控中心,在已经投入运行的首期工程中,包括了交通信号控制、闭路电视监控、卫星定位等7个子系统。设置于交通路口的电视监控装置,不仅能将过往车辆清晰地在屏幕上定格,而且能通过视频打印机很快打印出每台车辆的牌照号码。有了这样的“千里眼”,司机自然不敢贸然违章了。据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陈炳炎局长介绍,刚刚实行“红绿灯下无交警”时,每个路口一天能发现车辆违章事件20多起,现在已降至二三起左右,而闯红灯现象已基本消灭。
厦门市委书记石兆彬提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既重在建设,又精于管理。要用高科技的管理手段为先导,构筑面向新世纪的文明大厦。始建于1994年的厦门港东渡联检中心是厦门运用科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又一个窗口。走进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但见海关、边检、卫检、动检、港监、商检等口岸查验单位以及外轮代理、银行、保险等口岸服务单位呈圆形排开,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忙于用电脑办理着各种手续,大厅里设置着电脑查询台和屏幕显示器,及时为货主提供各类信息和办事程序。一位刚刚办完手续的台商告诉记者:“这种现代化办公方式杜绝了靠人情办事,还提高了效率。过去因为各家办公地点分散,办一圈进出口手续要一个星期,现在只需半天或更少的时间。”
在税务系统,长期以来征税人和纳税人直接接触,一些地方出现“关系税”、“人情税”。厦门税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建立集国税、地税于一体的纳税大厅,从外国引进小型机网络、操纵系统和大型数据库软件,把征税工作纳入高科技监控之中,既提高了效率,使工作人员由129人减少到29人;又避免了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创办经济特区更是创举。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厦门的选择是:向科学要管理,向管理要文明。他们向高标准看齐,在企业中,推行国际先进的ISO9000质量体系,赢得国际信誉;在环保上,推行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使生态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1984年2月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视察厦门特区后挥毫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厦门人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他们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塑造着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塑造着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