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评《道家哲学智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7
第7版(书评)
专栏:

  评《道家哲学智慧》
吕绍纲
《道家哲学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底出版。全书26万字,分9章论述先秦道家政治、自然、认识、人生、道德、养生、艺术诸方面的哲学智慧。两位作者:张松如前辈久治老庄,其《老子校读》、《老子说解》、《老庄论集》(合著),早已脍炙人口。邵汉明先生是道家研究新秀,所著《儒道人生哲学》、《老庄译注》(合著)卓有影响。老者精深,幼者敏锐,今老幼合璧,交相生辉,益显各自深沉的理论思维功力。
此书不见时髦话语,只有老老实实的分析,不刻意求新,而满书新意盎然,读了让人感到舒服、亲切。
哲学智慧有全人类的共性,也有属于民族的个性。这本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它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研究中国哲学,充分注意中国哲学的特点,西方哲学只是参照系,绝不视作规矩,削中国哲学之足,适西方哲学之履。书中认为儒道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根”的意义和地位,既不接受孤立的儒家主干说,也不接受孤立的道家主干说,而主儒道互补,儒道交叉主干说,不落常见的片面执一的窠臼。这一点至关重要。
道家哲学智慧以道为根基,而道之义难明。本书全面描述道的特点,指出道的概念并非道家发明,然而赋予道以本根或本体的含义,却是道家对中国哲学所作的一大独特贡献。点破了常常被忽略的道儒两家道概念之根本差异,这一点很重要。
道家的认识论不易说清楚,老庄排斥感官和经验的作用,强调“玄览”、“游心”即用“心”体道。本书在指出其“迹近唯心”的同时,恰当分析了老庄体道主张的特点,认为它不曾否定物的客观实在性,只是在向道的境界提升时,视线离开了物,突出了心,用“心”体道这种纯而又纯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模糊思辨,虽不免片面,却含有真理性,中国后世文论家所广泛称说的“神思”的那种艺术思维正源乎此,这一点又很重要。
关于道家哲学的价值,或肯定或否定的极端评判较多。本书的评判很辩证,既指出道家否定物质追求和道德追求是错的,又肯定老庄触及人类精神生活的更高更深的层面,正是道家哲学智慧之高度体现。这一点也很重要。
总之,《道家哲学智慧》一书是两位作者关于老庄研究的一贯思想的发展,比他们以往的论著更为深刻、系统、圆融、成熟,也更多新见。讲的是古代道家哲学智慧,却也反映作者当代的哲学智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