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大都市与京九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8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大都市与京九线
张大农
近几年,一些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相继应邀来华演出。衡量这些乐团访华演出的规格与规模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可容纳万名观众的人民大会堂举办一场“超级音乐会”。于是,去大会堂听交响乐成了北京的“高雅文化爱好者”们一件例行的盛事,每年总有那么几回。即使平常不大去音乐厅的人们,此时也衣冠楚楚、恭敬虔诚地来到这堂皇的地方,接受音乐艺术的洗礼。
其实,纯粹就“听”音乐而言,还是专门的音乐厅效果为佳,因为在空旷巨大的舞台上,乐队各声部之间彼此难以听清对方的演奏,乐队和指挥如同盲人骑瞎马,只能凭着往常的默契“跟着感觉走”;而观众席上也只有一楼前排正中的座位差可一听。笔者曾有过在前排侧座聆听的经历,好像在听三个乐队演奏:一个声音从跟前面对的巨大的扬声器发出,“如雷贯耳”;另一个声音从几十米外舞台另一侧的扬声器发出,“余音袅袅”;再则是舞台上乐队发出的“真声”——“三重奏”听着那叫一个热闹。
尽管现代录音、音响技术日臻完善,在家里用一套好一点的音响器材,听一张制作精良的唱片,其声音效果可能更“理想”,但人们还是情愿听现场演奏,因为音乐会的“艺术气氛”非身临其境不能感受,何况对于众多爱乐者来说,能一睹景仰已久的世界一流乐团和音乐大师们的风采,也是难得的幸事。那些世界著名乐团的艺术家们并不因为演出场所效果欠佳而有所懈怠,对于那些充满热情但又不太懂得欣赏交响乐的“规矩”(譬如乐章间隔时不该鼓掌)的观众,他们依然报以高水平的演奏。正是因为中国交响乐艺术水平以及交响乐文化普及的程度都还很低,所以这种文化艺术的交流就更应面向广泛的阶层,而这也正是他们访华演出的根本意义所在。
由此想到不久前的京九文化列车慰问团。据一位随团采访的朋友回来讲述,那些名扬全国的表演艺术家们每到一处,方圆近百里的男女老少翻山越岭、昼夜兼程、扶老携幼地赶到临时搭起的露天“剧场”守候一宿,为的是能就近看清那些电视、广播里已经熟识的明星;有的演出场次观众多达十几万,人们拥塞在有限的场地上,或头顶骄阳,或栉风沐雨,忍受着饥渴、尘土乃至如厕的不便,心满意足地翘首观望着简陋的舞台;一些进不了“场”的观众就站在几百米外的山包或楼顶上眺望舞台上影影绰绰的人影,或索性在舞台后面找个角落,看不见“真人”能听见“真声”也满足;还有的观众将自行车支起,人站在车架上,脖子上还骑着个孩子,如此伫立几个小时……
大都市里的人或许会嘲笑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有的人也许还会诘问如此兴师动众为的是什么?十几万人簇拥在那听不清也看不清的演出场地上受罪,何如在家舒舒服服地看电视?其实,相同的问题也可用在大会堂里的交响乐听众(“观众”?)身上。这些京九线上“看热闹”的老乡们,跟大会堂里堂皇体面地欣赏交响乐的城里人,其动机和热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物质条件不同而已,境界实无高下之分。更何况,大会堂里西装革履的听众中,不乏打着瞌睡强作高雅状的,而京九沿线的老乡们当中,把彭丽媛、于魁智的腔调、板眼听出门道的,也不乏其人。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交流”?京九沿线的许多地区,长期以来,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那些来自首都北京的表演艺术家,不论是俗是雅,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精华,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如今能借着京九线通车而来到往日的偏隅僻壤,这是亘古未有的空前盛事,它带给人们的亢奋,是局外人难以体验的。从这层意义上说,京九文化列车慰问团演出的节目不论被老乡们看清、听清与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在于,过去大城市、大地方的人们才能看到的全国一流的大戏班子,如今山里人也能看到了,他们更由此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已经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们也会有一流的剧院、一流的体育馆、一流的博物馆,会有更多一流的演员去那里演出。这层希望的曙光是值得人们钦羡的。
同样,我们相信大会堂里的“超级音乐会”,也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终有改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