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九十九年后的感慨——写于英国逼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9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编者按
1898年的6月9日,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为期99年。在举国喜迎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又一个6月9日来到了,此时此刻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为此,我们特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凌青、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蜀永撰写文章并及时刊载于此,与大家一起同慨、同愤,同喜、同庆,让我们把屈辱的历史牢记心头,带着民族振兴的希望走向未来!
  九十九年后的感慨
——写于英国逼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日子
凌青
1898年6月9日,是中国人民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深圳河以南、尖沙咀的界限街以北的全部九龙半岛未割的土地,就是现在的“新界”,这样,英国就走完了它强占整个香港地区的第三步。
今天是1997年6月9日,距离香港回归只有三个星期,它的到来意味着我们收回香港的日子更临近了。
同是6月9日,但相隔99年,它的意义就大不一样。
在今年这一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无限感慨,又无比自豪。
“新界”的割让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年代啊!一次次的侵略战争,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一桩桩的屈辱事件,不断加在中国头上。风雨如晦,山河破碎,人民遭难,国运危如累卵。如果从那时再上溯50年,就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林则徐早就指出,“尖沙咀一带洋面(指香港地区海域)四面环山(岛),波恬浪静,水势宽深,英夷船只久欲倚为巢穴”。当他已被革职,并获悉英军强占香港时,义愤填膺,甚至出资自雇泉州、漳州乡勇560人,增防广州。但这时的中国是羸弱的,林则徐虽有报国之心,却无回天之力,最后只落得满腔悲愤,含恨去世。林则徐逝世后50年,中国的形势更加恶化,中国不仅失去香港、失去九龙、失去新界,而且失去一片又一片的领土。难道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吗?不!历史悠悠,空间无限。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是打不倒、压不垮的。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是投降了,英雄的人民却起来了。虽然斗争这么艰苦、牺牲这么巨大、道路这么曲折,但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独立和解放。我们大约用了100年又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上述任务。我们又大约用了50年时间,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国家。现在中国的面貌已经大变,请看:
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中国,竟然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卫星和运载火箭;
曾经是经济很不发达的中国,竟然以位居世界前列的增长幅度,连续发展十几年;
曾经被称作“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居然在奥运会金牌榜上,位居世界第四;
曾经被列强踩在脚下的中华民族,忽然间被说成是对世界强国的威胁;于是:
曾经用军舰和大炮对我们讲话的国家,也就不得不在谈判桌上俯首签字了。
这一切就发生在最近这30至50年间。而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的发展,更令世人刮目相看。西方哲人有一句名言:“现在怀着未来的身孕,压着过去的负担。”我们对过去屈辱苦难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但它不应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宝贵的经验教训。“多难兴邦”。把红色的血的教训,变成白色的新的乳汁,吸吮它,充实自己,就能使自己发育,成长得更加壮大。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更是充满着信心,从现在看未来,既然我们能够在几十年内,走完西方列强用二三百年才走完的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呢?
至于所谓“中国威胁论”云云,我想,不管说的人出于什么动机,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有痛苦的被践踏、被蹂躏的体验,不会重复帝国主义列强的故智,更何况中国有12亿人口,国内要做的事很多,中国要变成充分发达的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人。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路。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我们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