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香港——亚太地区重要的信息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9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迎九七话香港

  香港——亚太地区重要的信息中心
蔡赤萌
伴随香港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香港商贸中心地位的加强,香港的信息业日趋发达和国际化,高新技术在信息传输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机构十分发达,香港已成为国际信息交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通讯系统的现代化程度很高,通过海陆电缆、卫星和地面无线系统,香港与世界各地的通讯连为一体。1996年底,香港共有450万部电话、超过340万条电话线和近31万条图文传真线路,直通国际电话遍及230个国家和地区,直拨内地超过1100个市县。按人口平均计算,香港多种设备的人均使用率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香港是世界上电话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百人拥有70部电话或54条电话线,公共电话网络全部采用数码系统;香港传呼机使用率居全球首位;人均移动电话拥有率为世界第二,每五人就拥有一台;人均图文传真机数量在全球仅次于日本;国际电讯使用率全球第一。香港邮政服务快捷安全,邮政署平均每日处理信件和包裹320万件。香港的特快专递服务非常发达,其业务遍及80个国家和地区。邮政署每年处理特快专递邮件就达430万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高居全球第三位,此外香港还有近300家私人公司提供速递服务。
香港聚集着众多的信息开发和服务机构及活跃的各类传播媒介。在香港为数众多的专门从事信息开发并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中,有官方部门,如政府统计处、金融管理局、工业署及香港驻海外的办事处,也有半官方机构,如生产力促进局、贸发局、旅游协会、消费者委员会;有本地的,如一些大银行的信息咨询机构和大学、大公司附设的研究机构,也有外地的,如各大通讯社驻港机构、大型跨国公司和公共关系公司在港设立的分支机构。所有这些机构,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信息交流网络,并通过报刊、电视、电台、出版物以及更为先进的电子媒介向全社会广为传播。
上述信息服务机构,除了捕捉世界各地和香港的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新闻外,更多的是搜集、整理、汇总和发布各类经济信息,如贸易信息、投资信息、技术转让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所有这些,都为经济决策者和投资人士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凭借畅通的直拨电话、图文传真、电传业务等等,香港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发展到新的水平,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迅速了解世界经济动向和各业行情,从而作出各类相应决策。
正是因为香港信息发达,传送便利,世界各国都把香港作为一个理想的信息搜集中心。目前,约有40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把香港作为它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传递信息的通讯中心,此外还有100多家国际新闻机构在香港设立其亚太地区总部和分社。像《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亚洲周刊》和《国际先驱论坛》等亚洲区刊物都以香港为总部或亚太地区的发行总部,向全球传递亚太经济信息。一些国际性的英文报刊还在香港印刷、发行亚洲版,把香港作为业务基地。
香港今天的国际信息中心地位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工商中心地位的确立,既为全球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同时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国际信息;香港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香港曾是欧美与亚太地区沟通的桥梁,现今又是社会主义祖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最贴近的交汇口;香港中英文并重,官方语言及对外联络文字均为英文,为信息传递增添了许多便利;此外,香港政府对信息管制较少,人们可以在香港比较自由和迅速地收集和发布信息。
香港的信息业虽然获得很大的成就,但其信息科学研究和信息科技工业仍较为薄弱。长期以来,由于众多条件的限制,香港信息业一向重应用、轻研究,多引进、少创新。所幸的是,许多有识之士已看到香港与内地在信息业方面合作的广阔前景。随着香港的回归,尤其是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内地在信息科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信息领域的巨大市场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将有效弥补香港信息业自身之短;此外,伴随未来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等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与世界经济联系不可或缺的信息产业也必将获得相应发展,从而使香港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信息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