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赵烈侯捧歌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09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赵烈侯捧歌星
宋志坚
这是公元前404年的事。史书记载:“赵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喜爱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赵烈侯喜爱枪歌星和石歌星,不惜每人赐田万亩,这气派大概不是当今送轿车送别墅捧歌星的主儿所能及。有赵烈侯捧场,这枪歌星和石歌星是立即就会抖起来的,唱一支歌要价十万八万不成问题,让观众静候半小时一个小时等他讨价还价完了再出场也不奇怪。
赵烈侯想捧歌星,但他没有捧成,因为他身边的人没有跟着起哄。在赵烈侯捧歌星这件事中,相国公仲连是个重要的人物。事情是要他去办的,而他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连诺而不与,烈侯屡问,连乃称疾不朝。”然而,“称疾不朝”只是权宜之计。“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公仲连还得引导赵烈侯善得其所。他根据蒲吾君的建议,向赵烈侯推荐了牛畜、荀欣、徐越这三位贤士。这三位贤士也没有为赵烈侯捧歌星推波助澜,有的规劝赵烈侯举贤任能,有的规劝赵烈侯节财俭用,有的规劝赵烈侯以功德论赏。赵烈侯于是醒悟,对公仲连说:“歌者之田且止。”一场捧歌星的闹剧,就这样被劝阻了。
公仲连、蒲吾君以至于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值得称颂的。他们很明智,知道以一万亩田去捧一个歌星并非国之所幸民之所幸,尽管那时没有希望工程、扶贫政策,也没有科教兴国的举措,但万亩田产,毕竟还可用在更为有益的地方。他们也很正直,并不因为赵烈侯喜欢两位歌星而事事迎合,也不因为赵烈侯金口已开而坚决照办,更没有变着法子去讨赵烈侯的欢心。假如赵烈侯没有这些明智正直的人开导劝阻,按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老例,捧歌星之举,恐怕早在二千多年前就风靡一时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