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田野开来“大篷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田野开来“大篷车”
本报记者蒋建科
今年开春以来,在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农村,经常能看到一辆特别的面包车,只见车身上写着“节水灌溉技术科普大篷车”几个大字。它时而出现在抗旱现场会的农田里,时而奔赴热闹非凡的农村庙会,宣传节水技术……
这就是由中国科协普及部、宣传部和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北京天坛日月节水技术开发集团联合组织的常年性的科技下乡活动。以研制开发节水技术闻名的日月节水技术开发集团,一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成功了节水双壁软管等一大批新产品,为节水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集团领导和科技人员深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农业大国,光靠研制、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还远远不够,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
在长达一年的筹备时间里,日月节水集团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成科普教材和宣传资料,并制作了10余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展板,录制了一批录音、录像带,还带上最新的实用节水技术和产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现场演示。
几个月来,节水科普大篷车已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等7个省市,行程上万公里,共发放科普资料5万余份,赠送教材4000多册、录像录音带200多盘,举办培训班11次,深受农民欢迎。他们本着不给基层添麻烦的原则,多次谢绝地方政府宴请,自己吃住在车上。受黑龙江水利厅邀请,为了赶上“春种春播动员大会”,大篷车昼夜兼程1300多公里。在阜城科普大集上,大篷车演示的节水技术吸引着大批围观者,农民们说:“你们大篷车带来的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沿途警察看见大篷车驶来,都敬礼欢迎,并高兴地说:“你们来基层义务宣传,受人尊重,我们免收一切费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