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今日索韦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1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今日索韦托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一位索韦托人这样说:“南非就像一个大海。尽管海面上波涛汹涌,但越往底层变化越小。大多数索韦托人还在真正的底层,他们仍在为生存挣扎。”
索韦托是种族隔离制度的产物,其恶果至今触目皆是:索韦托大多数街道肮脏凌乱,风起处垃圾飘飞;几个汽车站的候车顶棚已全部被人拆走,不少人就是用顶棚上那些铁皮搭起了一座座小屋,或将废旧的汽车拖车改建为发廊、干洗店和幼儿园;索韦托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公共汽车。多达20万辆的小公共汽车分属不同的公司,为了争夺乘客,势不两立的汽车公司之间常常发生火并;种族冲突时期成长起来的许多人很少受过教育,除出卖体力外不具其他谋生技能,社会对他们曾很不公平,现在由这些人组成的失业大军又给社会带来极大不安定因素;公开打着“疯狂犯罪族”、“青年杀手团”等旗号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在索韦托无恶不作,在街头横冲直撞的酒后驾车人会毫不掩饰地告诉你,他无照驾驶的历史已有十多年;索韦托地区警察的腐败早已尽人皆知,索韦托中的一个大车场内摆满了在约翰内斯堡地区被偷的汽车,而悄悄将这些汽车发动机拆走的则常常是管理车场的警察;抢劫、偷窃、火并在索韦托司空见惯,恶棍们“打死个人就像吹破一个口香糖”。难怪有人感慨说,住在索韦托的孩子能够长大成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索韦托也洋溢着特有的温情,这些几代人生死与共结下的邻里亲情是在白人社区内永远也体验不到的。索韦托人有他们自己独具魅力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半路拦车时,食指向上一挑表明他或她要进约堡城,食指与中指搅成一个麻花状表明要到前边路口,拇指与食指合成一个O状表明要去奥兰多。专以龟、角、骨等下药的黑人传统巫医在索韦托仍很风行。只要一所房子四周挂满小旗,那里便是巫医的住所。不同颜色的小旗表明巫医的不同专长。向导莫莱菲告诉记者,种族冲突时期,每当警察前来索韦托搜查捉人,当地人都会将自己的门牌号当即换掉,弄得警察晕头转向。索韦托人的爱憎极为分明。在索韦托的小饭馆内喝饮料时,最好不要点可口可乐,因为索韦托人更爱听你说喜欢喝百事可乐。原因在于百事可乐公司曾于70年代响应国际社会制裁种族主义政权的号召退出南非市场,从而赢得了索韦托人的好感。
记者曾于1991年和1993年两次踏访索韦托,较之以往,如今的索韦托还是不一样。以前黑人间频繁发生的政治暴力冲突现已基本销声匿迹。约20户白人举家搬进了索韦托,索韦托再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人城镇。索韦托地方法院中开始有了黑人大法官。南非一些大连锁店的白人老板和零售商们被拉到索韦托看了一圈后大为开窍,认为这里的黑人市场大有可为。索韦托的黑孩子如今打起了原来只有白人才玩的板球。老年人们被送到专为他们办起的活动中心,他们在那里可以做些编织等力所能及的活计。失足青年可以进入充满爱意的“石阶计划组织”。那个组织门口的一块石板上写着“这里埋葬着我们的过去”。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函授大学南非大学也将分校办到了索韦托。政府也在千方百计筹资为改善索韦托的基础设施而努力。索韦托人最幸运之处就是他们现在享有更多的机会。一个索韦托的孩子得到奖学金的机会就比其他地方同样用功的孩子来得容易。原因就是索韦托的名气太大了。这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到南非,参观索韦托便成了一个例行节目。
新南非已满3岁。在新南非的大海中,处于底层的索韦托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全文完)(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