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西南的“亮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3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南的“亮点”
本报记者刘厘华
5月15日,“红光”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审定会在成都举行,全面开工在即。
我国彩色显像管生产线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上海、东莞、深圳、佛山和咸阳,地图上这些城市的连线,在东部呈一个半弧形,加中部一个点。西南没有一个生产彩管的点。
我国最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基地在西南。四川绵阳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彩电产量为480万台,预计今年将达到600万台,可占全国彩电总产量的30%。
彩色显像管是彩电最主要的零部件,大西南没有彩管生产线,“长虹”厂只能千里迢迢从北京、上海、南京、广东等地采购,用火车运到绵阳,运输费用十分可观。据估算,一个54厘米的彩管运费大致是20元,74厘米的则超过一倍。按平均每个彩管运费30元计算,“长虹”今年生产600万台彩电,花在彩管上的运费就是1.8亿元。运费和破损造成的损失加起来就是2.7亿元。采购彩管至少要提前两个月,常年占压的流动资金高达10个亿。
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距离长虹厂180公里,位于汽车行程不过两个多小时的成都。1971年,“红光”在困难的条件下试制出我国第一个彩色显像管,然而至今还只生产黑白显像管和彩电玻壳。“红光”目前彩色玻壳的产量达到每年315万套,要运到北京、广东等地组装。1995年,“红光”彩管生产线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1997年4月2日,“红光”与日本日立公司签订了彩管项目引进合同。
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行毅说:“红光彩管项目建设总投资20多亿元,预计1998年底前建成投产,到那时,不仅可以弥补国内大屏幕彩管生产的不足,还可改变西南地区无彩管生产带来的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