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4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评介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大系》)十卷本中文版和日文版的出版,不仅是中日两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而且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部《大系》卷帙浩繁,初读之下,感到至少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涵盖面广。这部《大系》包括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十个方面,即历史、法制、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科技、典籍、人物。一部中日文化交流史囊括这么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分卷加以论述,确是难得。正像周一良先生在序言中指出的那样,法制、科技、典籍等,在以往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很少涉及,而《大系》却都专门设立了一卷。这表明对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其二是学术水平较高。《大系》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一个整体,它本身就构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一个体系。而且各卷的章节安排和论述又有系统性,并各具特色。有的从古代到近现代,依次分时期论述;有的分门别类,系统地加以分析;有的既论史实,又旁及神话、传说;有的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指出中日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种系统性,表明这项研究工作的深入细致。
这部《大系》汇集了中日两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史实。书中涉及的事和人,没有“因言废人”,也没有“因人废言”。做到史料翔实,论述透彻,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较深,有创见,有见解。同时,又尊重学术研究的规律,采取客观态度,介绍了学术界存在的不同看法。
此外,编写者既注意其学术性,又注意行文的深入浅出,照顾了对中日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其三它是群体合作的结晶。这部《大系》,既是个人研究的成果,又是群体合作的结晶,是中日两国学者通力合作的丰硕成果。它向我们提供了吸收和借鉴别国学者研究成果的机会。同时,也使广大中国读者从更广阔的角度了解外国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刘德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