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美林集团看好香港——访高级副总裁秉克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5
第3版(国际)
专栏:香港回归

  美林集团看好香港
——访高级副总裁秉克思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
与纽约曼哈顿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隔街相望的便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几家大型金融投资公司如美林、运通及李曼兄弟等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记者来到美林集团总部采访,接待记者的是美林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秉克思先生。在过去20多年里,他多次去过中国,1994年至1995年被公司派往美林集团香港分部工作。秉克思的办公室一侧墙壁上,一张放大的《中国日报》镶嵌在镜框里,“李鹏总理看好美林”的字样显得格外醒目。这是李鹏总理1994年3月8日接见美林公司总裁时,中国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
中国总理看好美林,美林集团也看好中国、看好香港,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得出的第一印象。近年来,美林集团与中国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了在北京、上海设有办事处外,还在香港设有亚洲地区分部,有雇员近400人,业务涵盖投资、贸易、研究等领域。秉克思告诉记者,香港回归中国之后,美林将继续立足香港、开拓亚洲地区业务。他对未来香港继续扮演世界金融、贸易、转运中心的角色充满了信心。记者问秉克思,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0%的美国人对香港前途十分担心,而78%的香港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什么原因导致美港两地居民看法上有如此巨大差距?这位资深的美国投资专家承认,美国一些媒体喜欢“炒”问题,这里很少能看到有关香港问题的积极报道,加上少数美国议员对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存在许多偏见,在一些问题上反应往往过度,这些都影响了美国公众对香港问题全面、客观的认识。
秉克思在亚洲工作多年,有机会进行比较研究。他说,香港的商业环境堪称世界一流。香港有便捷的交通、优良的港口、先进的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有一批会说英语的国际型人才,语言环境良好。他把香港与东京作了比较,虽然他在东京工作过,但生活在日语的环境中感到很不自在,而香港则不同,大多数人会说英语,对于不懂中文的西方人来说,感觉要比呆在东京舒畅得多。他希望这个优势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因为支撑国际金融、贸易、运转中心地位的首要条件是交流的通畅性。他强调,在香港工作的日子里,香港企业家的进取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香港未来能够继续繁荣的另一重要条件。香港背靠中国内地,这是香港前景看好的又一保证。秉克思说,自80年代开始,许多人纷纷来香港投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多,大大带动了外国大公司在香港分部的业务,美林集团就从中受益匪浅。
秉克思说,“香港过去的成功依赖于香港的稳定,而未来的成功同样依赖于稳定的环境。对于商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稳定更重要的了”。他对西方舆论喜欢寻找“问题”表示关注。秉克思建议美国人去香港多走一走,看一看,尽可能在那里呆一段时间,也许对香港的感觉就会有所不同。
秉克思还告诉记者,不久他要到香港出差。他说,1981年第一次去中国旅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他带着一架即拍即洗的相机,竟引来数百人的围观。然而,短短的15年,中国对外部世界不再好奇,世界反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东方巨龙的经济腾飞及国家统一大业迈出的新步。如果7月1日秉克思还在香港的话,相信他还会掏出相机,拍下那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告诉人们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
(本报纽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