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阅读
  • 0回复

倾听圆明园的诉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倾听圆明园的诉说
本报记者施芳
6月21日,离香港回归还有10天,我第一次走进圆明园。此前,我一直害怕走进圆明园,不忍看“西洋楼”的残梁断柱伫立在寂静的旷野之中,不忍看原先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竟一片荒芜。
这一天,夕阳的余辉洒落在大水法的遗址上,激越的鼓点把圆明园从历史的沉寂中唤醒,展现在她面前的是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百面大鼓庆回归,盛和宝鼎献祖国”的宏大场景。
红色的绸布缓缓滑落,一座雕刻着香港区徽、重1997公斤,汇集祖国三山五岳之石、长江黄河之水熔铸而成的宝鼎吸引了无数关切的目光。这座四四方方的盛和宝鼎凝聚着香港200多万青年的共同心愿:祝愿祖国中和兴盛、繁荣和平。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再次见到张明敏,再次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却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再过10天,香港就要回归,只有中国强大了,香港才会更美好。”
豪迈的威风锣鼓,撼人的常山战鼓,喜悦的民族板鼓,仿佛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呐喊;56个民族的青年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尽情展示了锦绣中华的无限风光。
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了圆明园的上空。137年前,圆明园目睹了近代史上最悲恸的一幕;今晚,人们把回归的喜悦带给了她。
历史将同样记住这一刻。(附图片)
图为在“盛和宝鼎”前青年表演欢庆锣鼓。
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