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描绘五彩回归夜——武警礼花兵迎回归训练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4
第2版(香港回归专版)
专栏:

  描绘五彩回归夜
——武警礼花兵迎回归训练风采
唐建国张魏杜何
星光闪烁,夜风拂面。
刹那间,一束束礼花流星般带着巨响直冲云霄。花开瞬间,夜幕中似有五星照耀,国旗漫卷……
这将是7月1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万众欢腾迎香港回归的壮丽一幕。
是武警礼花兵,把一个民族等待百余年的欢颜写在了天际。
礼花中蕴含责任,自豪中凝聚着使命。据武警北京一总队总队长刘红军介绍:武警礼花部队将担负两大项任务。一是从7月1日零时开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一线,分两个时段施放焰火20分钟和30分钟。二是当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龙潭湖、陶然亭、石景山、中关村和亚运村等处施放礼花。届时,以工体为主会场,京城内外将有64个礼花阵地,128门擦火炮,共施放礼花弹8766发。首都迎回归之夜,将是玉树琼花不夜天。
蓝天白云下,一组组、一排排不同规格的礼花炮像列阵的武士,静静扎根在训练场的泥土中。
从炮架到取弹箱是5米,
从取弹箱到炮架是5米。
礼花战士的职责就是驯服一瞬间腾飞的火龙。
今年仅16岁的礼花兵王猛是战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一开始他信心十足,可是,几天训练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但还是过不了关。5米不长,但要求步伐整齐、弹体平稳、擦火同时,小王确实“轻敌”了。5米行进,一天往返50公里。要稳住1.5公斤至2.5公斤的弹体就得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提绳,一提就是12个小时。擦火更是关键。擦早了,自己这颗弹将先左右而爆响;擦晚了,将在左右的巨大闷响和火舌中灼伤眉毛头发。更确切地说,擦火训练实际上更像心理素质训练。王猛苦练着。
“我是个礼花兵了。”那天,分队长一声令下,礼花兵们接受模拟考核。这也是经过一个月后的实弹检验。实弹是“土弹”,与礼花弹一样发射、升空、爆响,只是没有花。王猛默默上场了,呼吸有些急促。“炮后集合,全炮准备,取弹,五步行进,一发装填,预备——放!”分队长一口气下达7个口令,使小王没来得及多想就啪啪啪完成了整套动作。考核结果:王猛,优秀。实践中,王猛和他的战友们还摸索出了“五字要诀”的训练方法:熟、稳、齐、准、快。
成功喜悦的背后,是礼花兵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个多月下来,战士祝德华在5米长的距离上跑出了一条发白的小路,小路两头是跨步时一次次砸出的坑。一天,他的膝盖不慎磕在了炮架上,医生建议他休息理疗,他的脑袋却摇得像个拨浪鼓。队长刘济良患有胆结石多年,恰在这段时间里发作起来,轻微疼时就用拳头敲几下,实在忍不住才吃两片药。据礼花部队支队长管廷海介绍,参训以来,有48名战士带病坚持训练;80%的官兵被“土弹”演练时的冲击波影响了听力;75%的战士手腕被炮筒擦伤。但是,官兵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洒汗水雪百年耻辱,苦练兵展中华风采。(附图片)
武警礼花部队将于香港回归之日,分别在天安门广场、北京工人体育场等处施放礼花。连日来,官兵们以饱满的热情,紧张而刻苦地训练。图为他们在进行填弹练习。魏亮亮 杜 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