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水利投资体系开始形成我国水利经济年收入近千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4
第5版(经济)
专栏:

  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水利投资体系开始形成
我国水利经济年收入近千亿元
本报讯记者王慧敏报道:水利吃国家“大锅饭”,社会喝水利“大锅水”的局面,随着水利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已逐渐得到改变。记者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水利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在许多地方,水利已经成为一个既有社会效益又有自身经济效益的大产业,1996年全国水利经济总收入达979.6亿元,水利经营纳税48亿元,税后利润反哺公益水利建设5.6亿元,两者与1996年中央财政水利拨款基本持平。
“国家投资,群众投劳”,长期以来,成了水利建设的定势。而有限的国家财力,致使水利建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发展的出路何在?1993年始,水利部推出了“投资、经营、收费、法制、服务”等五大体系为主的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旨在广辟资金渠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经过4年的探索,水利经济出现了全方位发展的可喜局面: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全国水利企业已发展到32690家,从业人员106万人,有101个县水利经济收入超过亿元。江苏、四川、广东等6个省,水利经济总收入超过50亿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传统的“枣核型”结构向“金字塔型”转变,并有部分企业实行了股份制,组建了集团化公司。1996年水利行业经营性资本保值增值率比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水利行业经营性资产负债率比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
——水利投入不足的局面有所改观。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目前,水利投资渠道达30多种。“八五”期间,水利投资较“七五”增加了6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