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金新月”——战乱的苦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6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金新月”——战乱的苦果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王南
近十年来,由于纷繁的战乱和民族冲突,一个名为“金新月”的毒品经济圈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界兴起,与东南亚臭名昭著的“金三角”遥相呼应,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金新月”是冷战时期霸权主义以强凌弱的产物。1978年底,阿富汗遭前苏联入侵,硝烟四起。长年战乱使阿国土荒芜,人民贫困,一些农民为生计所迫,加之受贩毒分子利诱,开始种植罂粟,面积和产量扶摇直上。
进入90年代后,阿富汗开始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罂粟种植国之一。1994年,阿制造鸦片达3000吨,超过“金三角”地区。近两年,由于受各方禁毒措施和天气因素的影响,阿鸦片产量有所减少,但仍在世界上排名第一。1995年,阿罂粟种植面积约5.4万公顷,鸦片产量2066吨;1996年,阿罂粟种植面积上升到5.7万公顷,鸦片产量增至2250吨。而同一时期,巴基斯坦罂粟种植面积和产量则相对较少,1996年巴罂粟种植面积为1038公顷。
产自“金新月”的毒品主要通过三条路线外流:从南路经巴基斯坦、印度流向日本、北美地区;从西路经伊朗等海湾国家和土耳其,流向西欧地区;从北路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流向俄罗斯和东欧地区。
“金新月”地区的吸毒者队伍也随毒品产量上升而扩大。
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于“金新月”地区的毒品问题深感忧虑。巴基斯坦、伊朗等国,以及联合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欧盟等,已开始进行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如近年来巴基斯坦境内罂粟种植面积及产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有关国家和国际禁毒机构的专家认为,解决毒源“金新月”问题的关键在于阿富汗。这不仅仅是因为阿是该地区及世界最大的罂粟生产国,而且因为阿战乱尚无休止的迹象。事实表明,在阿交战的各派控制区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毒品生产、加工和贩运的情况,以及众多难以统计的吸毒者。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已将阿富汗列为重点禁毒国家,并采取种种措施,但由于困难重重而收效甚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