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提倡“精微备至”的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4
第12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提倡“精微备至”的精神
林凯
我常去书店,看到的书是五花八门,花样翻新,可细究起质量如何呢?就又不尽如人意了。在这种时候买书者往往希望社会出现一些优秀的出版家,这个心愿实在于社会有益。一说到“家”,我们现在用的地方太多,无论什么人都敢自称为“家”,其实想成为“家”并不那么容易。“家”不仅要术业有专攻,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所谓思想,就是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事业的看法和见解。这个看法和见解很重要,他所从事的事业和开阔的眼光与魄力,实际上都是由他的看法和见解支配的。而我们从目前出版界的整体来看,有扎实的学识修养和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太少了。别瞧有些出版社出版整套整套中外名人的集子,可这并不能代表他是出版家,甚至于有些完全是为了炫耀,财大气粗有点钱,出一些大部头的书充充门面,至于书的质量如何?内容选编的如何?他未必就是内行,与外行也就在五十步与百步之间。所以要想真正出一些优秀的图书,与出版社编辑队伍的素质整体提高有密切关系,与总编辑的业务能力更大有关系。过去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元济,是众人皆知的大出版家,在他的主持下曾出版过《百衲本二十四史》、《四部丛刊》、《太平御览》等等。张元济在出版上的主导思想是裨益后学,永久保存,因此他在图书出版上要求精益求精。顾廷龙曾称赞他:“其与缪荃孙、傅增湘等,则皆议论古籍版本、校勘、影印等事,精微备至。”由此可见张元济对出版一丝不苟的态度。那么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出版者呢?出书多是为了今天,很少有人为明天考虑,甚至有的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读者需要,至于精微备至,就更无从谈起了。面对开放的世界,向当代的出版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知识修养是一方面,还要具备战略家的眼光,出版图书不能只盯着国内的市场和读者,还应该以整个世界的图书出版事业做参照系;不仅考虑怎么为中国的文化做贡献,还应该考虑怎么为世界文化做贡献;不仅要为今人服务,还要为后人服务。所以我们的出版家在出版上既要有巨笔如椽的大手笔、大动作,更要有心细如发、“精微备至”的编辑作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