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长疖勿挤压谨防脑遭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7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常识

  长疖勿挤压谨防脑遭殃
夏天热,出汗多,病菌随灰尘等脏物容易粘附在脸、颈、背、臀等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钻进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里大量繁殖,引起毛囊皮脂腺及周围组织发炎,形成疖子。疖初起时,在毛根部形成一个小的硬结,有触痛,以后逐渐扩大,局部红肿热痛增剧,疖中央的组织坏死,周围的坏死组织不断液化成脓。最后疖表面的皮肤坏死,顶部出现黄色脓头。脓头溃破后,脓液流出,疼痛即明显减轻,炎症逐渐消散。但不能怕影响美观而去用手挤压疖子。如果挤压,就会破坏疖子的“包围圈”,还可能把病菌挤进血管里,引起败血症。特别是挤压脸部疖子,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脸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脸部静脉和颅内相通,且无静脉瓣,可以逆流。危险三角区(上唇和鼻孔两侧)内的疖,如果受挤压,引起血行感染,病毒、脓毒可以从局部病灶进血管,经过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症、脑脓肿等,危及生命。
那么,长了疖该怎么处理呢?1.疖初起促消散,可在疖顶部涂2%碘酊,每日3次—4次。或用鱼石脂软膏或中草药外用。2.对于还没有熟透的疖子可用热毛巾热敷,每天3次—4次,以增加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也可服用抗菌或消热解毒的中草药。3.已经成脓者,较小的可用红膏药贴敷拔脓,脓头用消毒钳夹去,不应用手挤压。较大的疖,已形成脓肿而表皮未溃破时,请外科医生动手术,可以切开排脓。4.疖范围较大的要用抗菌素。脸部疖且有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应遵医嘱,以足量抗菌素控制感染,严禁挤压。要防止小儿头部疖因跌倒撞碰,局部病变,迅速肿胀扩大,引起败血症。疖在唇部而较严重的最好进食流质,减少咀嚼和说话。营养不良小儿也容易生长疖子,且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应改善小儿营养或医治其消化、吸收器官疾病,以防长疖。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陈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