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打工归来话沧桑——阿尔巴尼亚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5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打工归来话沧桑
——阿尔巴尼亚纪行之三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
谈论阿尔巴尼亚经济,不能不提及在国外的打工者。这些人大都散布在希腊、意大利和德国等西欧国家,据说总数达几十万,占阿尔巴尼亚人口1/10以上。他们每年给国家带回外汇近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阿尔巴尼亚人大批出国打工始于90年代初,当时阿经济陷入深重危机,不少人难以维持生计,于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寻找机会。这些年来他们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何?现在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了,人们又是怎样看待到国外打工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几位打工者。
阿尔丹是地拉那一家餐馆的老板,是记者采访的第一位出国打工者。1990年,阿尔丹从地拉那大学化学生物系毕业,但他怎么也找不到工作。于是,他和哥哥一起去了德国,第一年他半工半读过了语言关,随后便一头扎进餐馆做各种脏活累活。阿尔丹回忆说,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除了干活就是睡觉,整日昏天黑地的,几乎连星期几都不知道。5年后,他带着7万德国马克回到地拉那,自己办了家餐馆。阿尔丹说,他在德国不只是挣了钱,积累了管理餐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德国人严肃认真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他的餐馆生意红火,赚了不少钱,但他暂时还不想盖别墅买汽车,而是准备投资办个工厂生产针织品。阿尔丹可以说是个成功者,但他平和的面容上总是挂着一丝阴郁。记者问阿尔丹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苦笑着说:“其实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当年老师都说我有前途。直到现在我还想到中学教化学,只是教师的工资太低了。”
离阿尔丹的餐馆不远处,有一家叫尼科里诺的酒吧。店面装修得更豪华,24小时营业。进去一问,老板巴乌林也是回国不久的打工者。巴乌林自豪地说,他最近又投资25万美元开了家餐厅,不论设施还是服务即使在西方也可说是一流的。不过,这位老板不喜欢夸耀自己的财富,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身世和在国外打工的经历。巴乌林是个苦孩子,很小就没了父亲。为了帮助母亲养活一大家人,他经常去垃圾箱中捡破烂卖。后来他在一家农场当上了马车夫,可日子过得没滋没味。1989年,他带两个弟弟流着泪去了雅典,当时哥儿仨以为再也不会回阿尔巴尼亚了。他们在国外先当搬运工,后来租了家咖啡店和游艺厅经营,由于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悉,受了不少苦。1994年,他们看到阿尔巴尼亚的形势稳定了,便带着几万美元回到祖国,在地拉那街头推着小车卖货,随着资本逐渐增多,于去年干起了餐饮业。
据阿尔巴尼亚朋友介绍,出国打工者很能吃苦。干的大多是粗活累活,平时他们不舍得花费,总是千方百计把钱积起来。近年来,阿尔巴尼亚经济状况好转了。在国外打工挣了钱的人或者回来办实业,或者在外面组织货物运回国内。他们为国家发展做了不小的贡献。由于阿尔巴尼亚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的收入明显低于周边国家,因此目前仍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国外。记者从地拉那去爱尔巴桑采访的路上参观了一个叫佩特莱什的村庄。这个100多户人家的村子只有两台拖拉机,而且贫瘠的土地也带不来多少收益。于是,青壮劳力纷纷去希腊打短工,将田里的活留给老人和妇女照料。
回到地拉那,记者采访了阿尔巴尼亚劳动部负责劳务的官员。据这位官员讲,近年来阿出国打工的人较过去已明显减少。阿尔巴尼亚政府不鼓励国民到国外工作,去年有组织的劳务出口只有五六百人。另外,阿劳动部正与德国、希腊和意大利有关部门谈判,即将签署相互保护侨民合法权益的协议。(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