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扶贫开发在三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28
第5版(经济)
专栏:

  扶贫开发在三西
本报记者彭俊
编者按:来自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的报道,总结了那里大规模扶贫攻坚14年的两条经验:依靠群众改造自然条件,面向市场发展支柱产业。
三西苦瘠甲天下,天不下雨,地不打粮,改造那里的自然条件,非有改天换地的高标准,且要艰苦奋斗十几年,几十年。依靠群众改造自然条件是用血汗换来的老经验。
相比之下,面向市场发展支柱产业这一条则有新意,也非常重要。假如自然条件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发展支柱产业当然无从着手;可当支柱产业开始起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又必然会大力推动进一步改造自然条件。
看来,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1995年天大旱,是60年不遇的。可是,三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没有遭受太大损失。重要原因是井立了大功。农民有了井,生产有了水。
从1982年开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甘肃河西地区、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光有国家的扶持还远远不够。为此,广大三西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没水难,找水更难。地下挖不出水,三西人就把眼睛盯在了天上:打地窖,蓄天水,改变降雨的时空分布,他们自豪地称自己干的是“改天”的事。
“陇中苦瘠甲天下”,形容的是三西地区的“穷”。三西穷,穷在一个“旱”字上。茫茫的黄土高原,地下水源奇缺,老天也不帮忙。三西地区常年年均降雨量仅三五百毫米,而且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地里庄稼最需要水的5、6、7三个月,却是一晴百日,降水寥寥,老百姓说这是“卡脖子旱”。
能不能把雨季贵如金的降水存起来,留着来年解春旱?西北干旱少雨,民间自古就有打窖蓄水的传统。传统的水窖多为土窖,渗漏十分严重。西海固地区一位科技人员把土窖改成水泥窖,同时把浇灌改为用塑料管滴灌,提高了蓄水、用水的效率。1992年,海原县几户农民采用这一技术试种的瓜果,不仅经受住了生长期有效降水仅48毫米的干旱,还获得了当地大田收入32倍的高效益。
打窖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干劲。短短几年,西海固8县采取国家投料、群众投工的形式,共打水窖19万眼,30多万亩农田摆脱了干旱的阴影。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群众性打窖活动和各级领导的政绩联系起来,在全省掀起了打窖的高潮。记者在采访途中,经常可见干部和农民一起打窖的场景:在庄浪县南湖镇的农田里,平凉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力学向农民李建功宣传打窖的意义。庄浪县柳梁乡乡党委书记席发学、乡长靳绍明指导农民如何利用公路上的雨水打窖集流……
几年间,三西地区共修建水窖133万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旱地农业完全靠天的被动局面。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部分地县的旱情仍很严重。人们说,要抗旱,还得抓紧打窖。
有了水,还要有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西人民几十年如一日,修田整地,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换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甘肃省庄浪县修梯田修出了名。前两年,以色列旱作农业专家来庄浪考察,看着满山遍野平展展的梯田,问:这么多梯田,用什么机器修的?庄浪人骄傲地答道:全靠我们农民的两只手!以色列专家连连惊叹。
汽车离开312国道,在柏油路和沙石路混合的道路上颠簸了80公里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庄浪县。一路上梯田如画,仿佛置身诗一般的童话世界。然而,当一份花名册递过来的时候,记者的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上面记录着几十年来为修梯田而致残、致亡的农民的姓名,总计141位……
庄浪县县委书记王应天告诉记者,山陡地瘠,水土流失严重,是庄浪的基本县情。要征服贫困,必须从“换地”做起。几十年来,英雄的庄浪人民把90%以上的山地换成了梯田。仅此增产的粮食,就已解决6万多人的吃饭问题。
不独庄浪,整个三西地区,人们都明白修梯田的重要意义,从50年代就开始兴修梯田。80年代以来,分田到户后,修梯田的进度曾一度放慢。最近几年,各地县加大领导力度,集中人力展开大规模作业,使梯田建设再度出现高潮。
在新修的梯田上,经过补肥,庄稼的产量往往能增加1倍以上,用农民的话说:“地修成了,庄稼就成了。”
水有了,土也有了,但还不够。水和土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还必须有钱。面向市场,进行产业开发,是今天三西人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甘肃省秦安县在保证口粮田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各种农副业。郑川乡95%的地方是山地,原先单靠种粮食从来没有吃饱饭。1984年以来,各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相继发展起了以苹果、桃为主的林果业。1996年全乡果品产量达1000万公斤,仅此一项就收入1800万元,户均收入4700元,人均收入1528元。乡党委书记说,过去“家家都种粮,家家都没粮”,如今调整了产业结构,农民收入增加了,很多家庭虽然不种粮,却吃上了好粮。
林果业的发展,培育了市场,也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为了推销丰收的果实,秦安农民跑遍了全省和西北各地,水果销出去了,秦安也出名了。各地商贩干脆直接到秦安搞批发,把秦安县城变成了西北一个水果大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秦安人学会了根据行情,随时调整水果品种。记者问秦安人,怕不怕被市场甩了?秦安农民自信地说,那不怕,咱这个市场,信息灵着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