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希望与潜力——《谁给我们土地》序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4
第3版(经济)
专栏:

  希望与潜力
——《谁给我们土地》序言
邹家华
1996年是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特别是耕地保护事业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的启发下,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并部署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打破了“耕地减少不可逆转”的固有观念,明确提出耕地总量不能再减少,而且要随着人口增加逐步有所增加,并且明确分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可能性和途径。新的目标,不仅引起土地利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深刻变革,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它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也得到了各地的广泛支持。我相信,随着这个目标的逐步推行,它的效果将日益显现。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有两个要义,一是吃饭与建设不可偏废,二是吃饭是建设的前提。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同志常常摆不好两者的关系,而且常常重视了建设,忽视了吃饭,忘记了这个方针的第二个要义。在用地上,许多地方习惯以牺牲农业、牺牲耕地的方法来搞建设,城市大了,工厂多了,耕地却越减越少。这就把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搞歪了。民以食为天。吃不上饭,什么建设都搞不成,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偏偏在这一点上犯糊涂呢?
有个点石成金的寓言,说的是一个迷恋金子的皇帝,从神仙那里获得了点金术。他碰到什么,什么就变成金子,连吃的也不例外。金子是多了,但不能吃,这位挨了饿的皇帝最终只好放弃点金术。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中的哲理却是深刻的。在今天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会不会犯和这位皇帝同类的错误呢?
在我国目前农业的比较利益一般还低于工业的情况下,有些人认为,舍弃了耕地和农业,把工业搞上去,是合算的,搞工业赚了钱,就可以买粮吃。这是一种天真而有害的想法。大量进口粮食行得通吗?行不通。像我们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只能立足于国内自己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技术上都不可行。粮食贸易历来是国际斗争的一张王牌,我们不能让人家拿这张牌来卡住我们;大量进口粮食,会抬高国际粮价,这里不仅有能否买得起的问题,还有个和缺粮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交通目前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瓶颈”,进口粮食多了,还有个港口吞吐、内地运输难以承受的问题。再说,国际粮食市场既不宽松又不稳定,我们决不能把自己的粮食安全建立在别国波动的生产和贸易上。
减少本地区的耕地和粮食生产,靠其他地区大量调进粮食行得通吗?也行不通。这里不仅有个运输问题,还有个全局利益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平衡问题。如果每一个地区都打自己的小算盘,都从自己一时一地的利益出发减田减粮,城里人吃什么?缺粮的从哪里去调粮?中央提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就是基于这点考虑。目前我国不存在粮食危机问题。但如果听任耕地一年年地大量减少,忽视农业,出现问题不是没有可能的。从当前看,从长远看,粮食问题都绝对不容许我们掉以轻心。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一直强调立足自力的粮食生产方针,一直强调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我们只有在坚持农业现行政策、坚持科技兴农的同时,力保现有耕地,并努力增加新的耕地,才能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获得可靠的保障。
吃饭要保,建设也不能丢。既然要建设、要发展,就要占用土地,不用地是不可能的,这里包括要占用一些耕地。最好是不占用耕地,尽量把耕地留给农业;不得不占耕地的,占了也要补回来,使现有耕地的总量不再减少。这样一来,有的同志可能会两手一摊说,吃饭要用地要保,建设要用地也要保,哪来这么多地?谁给我们土地?
是的。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确实相对不足,人均占有的可利用土地、耕地和耕地的后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土地又富有潜力。潜力在哪里?主要在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上。在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开荒、围垦等办法来增加耕地,但这不是挖潜的重点。挖潜的主攻方向在土地利用的内涵上。土地的不同利用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利用效果,两者的差别,就是土地内涵挖潜的空间。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人均占用土地高达150多平方米,比人均用地高限指标高出5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人均占地超过100平方米的有400多个。这是多大的潜力!解放思想,打开视野,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田野,到处都蕴藏着土地再利用的巨大潜力。
事实最有说服力。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小册子——《谁给我们土地》,大家可以认真读一读。一百个节地挖潜实例,大自上海、天津这样的特大城市,小至一个村庄,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做法,说明了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节约、增加耕地的巨大潜力,证实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
仔细读一读这本小册子就会知道,这些地方耕地能做到总量不减甚至有所增加,并不是由于土地资源特别丰富,其中不少地方如上海、苏南地区,建设用地量特别大,人均耕地资源更紧。这些地方之所以能挖掘出潜力,主要是这里的人心中有了土地的基本国策,有了全国大局,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了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思路,并且有了切实可行的挖潜措施。在这里,关键是转变思想。土地潜力处处有,就在我们脚下。但是,土地是人去利用的,潜力是人去寻找的。只有具备文明用地的意识,才能设法去寻找土地的潜力。就此而论,土地潜力,说到底是人的潜力。潜力从哪里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从我们自己这里来。土地的潜力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潜力遍地都是。这本小册子的一百个例子,固然教给我们许多节地挖潜的办法,但最根本的是教我们开窍。
在人类土地利用史上,历来有两种用地方式,一种是文明用地,一种是野蛮用地。文明用地就要合理用地、规划用地、节约用地、科学用地。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体现在用地水平的提高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就此而言,土地利用的潜力是挖不完的。已经利用的土地,可以再利用;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可能付诸利用。现在西北干旱地区许多土地不能利用,主要是缺水。最近地矿部说,在新疆、甘肃找到了新的地下水源。有了水,一旦种上树、草,小环境很快就会变化,耕地也会增加。这也是潜力。总之,我们既要看到耕地资源上存在的困难,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要看到潜力,看到出路和希望。这就是我们的辩证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始终要遵循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用地的文明水平。这本小册子辑录的一百个节地挖潜实例,只是全国各条战线合理用地、节约耕地先进典型的一部分。这些可贵的例证与经验,反映了土地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的新局面,体现了集约利用土地的方向。出版这本小册子,就是为了启发人的思路,使更多的地方走上集约用地的道路。人家那里能做到的事情,你那里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在我们为跨世纪宏伟目标奋斗的壮丽事业中,假如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像这本小册子中的典型那样节地挖潜,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一定能保证吃饭与建设的协调,一定能顺利地把中国带入辉煌发展的新世纪!
(《谁给我们土地》,中国大地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