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与中国共处——美对华政策的明智选择——访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沃格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7
第6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与中国共处——美对华政策的明智选择
——访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沃格尔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
埃兹拉·沃格尔(又译傅高义)目前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他对中国情况的熟悉及了解程度,在美国人中屈指可数,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最近他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不要让骇人听闻的报道把中国变成敌人》一文,曾引起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利用沃格尔先生来纽约参加会议之机采访了他。
作为一个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的严肃学者,沃格尔深切地感到,美国媒体对中国片面和感情冲动的报道,使美国公众无法获得有关中国社会较为客观的认识,为此他大声疾呼改变这种状况。关于美国舆论对华存有偏见的原因,沃格尔谈了三点。其一是许多美国人包括报刊撰稿人对中国不太了解。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能比较客观地认识中国,得益于对中国的实地考察。沃格尔介绍说,自1979年以来,他每年都去中国访问三四次,而且每次都到广东省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了《先走一步》的著作,写的就是广东省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但像他这样经常能访问中国的美国人毕竟是少数。沃格尔举例说,经常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攻击中国文章的专栏作家罗森塔尔,与他同样信仰犹太教,二次世界大战对其影响很大。在他的脑海里,共产党与法西斯统治没有区别,加上他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所以他的文章中充斥着想当然的成分。其二是驻华记者的意识形态偏见造成了他们专挑中国问题的偏向。沃格尔感叹道,虽然中国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只有一小部分美国观察家注意到这一点,大部分美国公众却没能受到积极影响。在中国的美国常驻记者既没有经历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年代,也没有改革开放前后情况的感性对比,他们更倾向于报道中国的问题,而不是中国所取得的进步。其三是由于美国的媒体对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进行大肆渲染,误导美国公众,严重歪曲中国形象。加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战略共识被打破,这一切对后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今年2月美国国内再次掀起对华政策大辩论,一些人鼓吹对华实行遏制政策。最近出版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宣扬21世纪美中冲突不可避免论,就是一例。
沃格尔透露,为了让美国人更全面地了解未来中美关系,他和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如兰普顿、奥格森伯格、哈里·哈丁、李侃如等人最近合作完成了《与中国相处——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一书,即将于今年9月出版。这本书批驳了中国威胁论,对中美间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并就构筑21世纪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沃格尔指出,中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挺进是事实,但是即使按照购买力平价法来计算,中国的经济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它的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中国内地还相当贫困,这种状况要持续到下个世纪。中国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铁路、港口、通信及电力设施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几十年,中国军事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沃格尔同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中国经济正高速增长。在未来几十年内至少能维持5%的年增长率。日本与亚洲“四小龙”都曾连年保持10%的增长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中国人口是上述地区人口的6倍,其影响更大。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中美两个大国究竟是寻求合作,还是对抗,道理应当不言自明。沃格尔说,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会引起世界的注意。他强调,美国的决策者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中美两国寻求合作以解决跨地区问题至关重要。与中国共处而不是对抗和冲突,是美对华政策的明智选择。中国与美国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如保持世界稳定、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扩大双方贸易等,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而美国也同样需要中国的市场。
沃格尔说,值得庆幸的是,美国政府高层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外交挫折后,已经认识到中美之间保持对话和高层接触的重要性。尽管我们还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但它不能代表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他认为,江泽民主席今年下半年对美国的正式访问将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他还说,最近中美双方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正取得进展,只要双方作出最大努力并寻求适当妥协,中美双方在此问题上取得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沃格尔最后告诉记者,他曾有幸在香港与董建华就香港未来交换看法,他对董建华的领导能力印象颇深。他说,香港的企业家站得高、看得远,他们不希望香港搞政治事件,认为在香港制造政治事件没有市场。他一再强调,他对香港未来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本报纽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