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搞活基层供销社促农村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2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搞活基层供销社
促农村经济发展
供销社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历史的、政策的、经营管理的多方面原因,供销社目前的经营十分困难。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亏损面宽量大。截至今年5月末,全县供销社系统累计亏损2312.6万元,其中今年新增亏损159.3万元,亏损面达99%;历史包袱沉重,特别是政策性挂账太多,到1996年末全县供销社系统有各种历史包袱挂账4082万元,其中政策性挂账2432万元,占59.6%;资产负债率高,贷款质量低下,到今年5月末,全县供销社总资产负债率78.3%,农行逾期、“双呆”贷款高达319万元,占供销社农行贷款的42.5%。
供销社的问题已经给自身和农行的经营都带来了严重影响,亟须尽快解决。
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发展农村经济大局出发,站在供销社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加强对供销社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落实扶持和保护供销社发展的配套措施,并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落到实处。应做到五个“同等对待”,即在经营、税费和信贷政策上应与其他经济部门同等对待;在改善经营服务设施上,应视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待;供销社兴办的加工企业,可以享受乡镇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周转金的使用与其他经济部门同等对待;供销社所属企业以规模定类型、以类型定级别与其他企业同等对待。
基层供销社要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内部约束机制,把加强管理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要彻底改变供销系统人员多、素质低、人浮于事的“老毛病”,采用经营业绩、服务质量等定量定性指标来考核每位职工,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下岗再就业制度。实行承包、租赁经营。
银行部门要支持基层供销社选好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从单纯购销组织向综合经营服务组织转变,帮助其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以县联社为“龙头”,广泛开展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连锁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同时强化供销社贷款管理,帮助供销社系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实现供销社与银行效益同步提高。要支持推行基层供销社联农户、公司加农户、工厂带基地等形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建立优质农产品稳产高产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四川邻水县朱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