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继续以香港为家——访香港汇丰银行执行董事郑海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5
第2版(要闻)
专栏:访谈录

  继续以香港为家
——访香港汇丰银行执行董事郑海泉
本报记者黄幸群
他有着平凡的经历在香港出生成长,大学毕业就职银行,却有着不一般的成就成为香港金融界的名人,出任香港汇丰银行执行董事、总经理,这是一百三十多年来这家老牌英资银行中由华人出任的最高职务。他叫郑海泉。
“香港今天的经济表现不错”,在我采访郑海泉时,一见面,他便开门见山,谈起了自己对香港经济形势的看法,“首先,几个主要的经济指标都表现良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和缓,就业状况稳定,被视为香港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坚挺、楼市畅旺,进出口贸易从三月起止跌回升,港币币值稳定,财政储备充足,这一切,都令人感到香港的未来的确很有希望。”
郑海泉一口气讲了这许多,好像不假思索,其实是成竹在胸。
汇丰银行一八六五年在香港开业,听老行尊说,当年定下“汇丰”之名,取的是“汇聚财富”、“汇款丰裕”之意。应该说先人的企盼没有落空。今天,汇丰银行已是香港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银行,其资产总值逾一万二千二百一十亿港元,他的钞票发行量占了香港流通钞票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八,平均每四个香港成年人中就有三个在汇丰开了个人账户。这样一个在香港创业、对香港金融稳定影响举足轻重的大银行,今天如何看待“九七”政权交接后的香港,业务发展又有何打算?
当我提出这一话题,郑海泉露出微笑,话很干脆:“汇丰继续以香港为家。”他这样表示:香港既是汇丰的创办之地,又是发展收获最丰之地。多少年来,汇丰的决策者一直视香港为自身在亚洲地区业务的“旗舰”,并把这一信条写到了汇丰银行的简介中。对香港“九七”后的前景,汇丰银行所持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乐观的。远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开始谈判的前夕,汇丰就决议斥巨资在原址重建总部大楼。这栋大楼于一九八五年投入使用,当时,很多评论都说这是汇丰对香港前途投下了信心票。在香港踏进了过渡期以后的十来年间,汇丰银行的区域性资金市场、交易中心未搬出过香港。现在的结果不但没有使我们失望,应该说比很多人十年前预料的要好得多。
他认为,“九七”后的香港,机会很多,挑战也很多。他说:“流入香港的国际资金,如果说他们是看中香港,倒不如说他们看中中国。只要中国好,香港会更好,这是很自然的。汇丰银行近年也致力拓展中国内地业务。早在一九七八年我们就在北京设了办事处,在八十年代拿到了中国官方发出的第一个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开设分行的牌照。中国是十二亿人口的大国,原来的底子不厚,能够在不很长的时间里,有效地控制住了通胀而又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连外国人都认为很难做到的中国做到了,真是奇迹。这些年来,我们集团很多高层管理人员在许多国际会议上都曾推介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介绍香港今天真实的投资环境。目前,我们的客户直接或间接到中国的投资项目已有二千多个,有的规模相当大,进展令人满意。我们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了香港的机会,也看到了我们金融界继续发展的机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