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三峡有奇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5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三峡有奇石
本报记者罗盘
重庆至宜昌,长江三峡水急浪高,两岸峰峦迭起。这里不仅山奇水奇,石也甚奇。
三峡石质地坚硬,色泽天成,或淡雅如水墨,或浓艳似油彩;大石如壶、如盆,小石如拳、如豆;石形迥异,或如人如兽如物,或难以名状;花纹千姿百态,或为日出东海,或似长河落日,或如甲骨金文,或似楷书狂草……一片一尺见方的石上,黑底白字清晰地呈现着“中国”二字;一尊半尺高的褐石上,自上而下草书着“长江”;一座红色巨石上,远古的人们向他们的图腾跳着奔放的舞……
三峡素称“天然博物馆”,奇石是这博物馆不可多得的一宝。大约八九亿年前,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花岗石、生物化石得见天日,为天然奇石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之后长江形成,滔滔江流日夜冲涤,终至水磨石见,把奇石送到了三峡出口水流稍缓的地段。就这样,长江以亿万年的锲而不舍,在哺育一个伟大民族的同时也创造了一部石的传奇。
三峡每有奇石出现,总令世人叹为观止。屈原是秭归县人,他的诗中多处写到奇石;以死报国时,他也选择了抱石投江。磐石般的坚韧与彩石般的璀璨,汇成屈大夫千古流传的悲怆。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听说秭归产大沱石,石上布满天然花纹,高雅美丽,就专程前往,终于采得一枚。南宋诗人陆游过三峡时发现成片彩石,大为兴奋,只是那时诗人心系国家安危与黎民疾苦,未能下船采石。宋代《六林石谱》、清代《归州志》,也对三峡沿江热土上的奇石巧石多有记载。历代文人骚客、达官要人,只要游历三峡,都要吟诗作词,对这里的奇石备加推崇。
古人爱三峡石,今人更爱三峡石。20年代初,地质学家李四光勘察三峡,采集收藏大量奇石。50年代末,周总理视察三峡,最后确定三峡工程坝址时,特地收藏了中堡岛上的花岗岩芯,那枚岩芯质坚纹美。
如今生活在三峡附近的许多人,因了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纷纷加入寻石、藏石、赏石的行列,个中甘苦,唯有自知。藏石家王文华有一年到清江滩头览石,突闻山呼海啸之声,抬头但见山洪暴发,他连忙扔下行装逃向岸边。手刚攀住岩石,急浪便奔涌而至。宜昌烟草公司的副经理姜祚正,离休后一头钻进石堆里,多次风餐露宿,多次被巨浪追赶,多次差点跌入深潭,但他和宜昌三峡奇石收藏家协会的百名会员一样,痴心不改,在荒滩野地里搬回了2万多件奇石,其中精品1500多件。
十多年来,三峡民间藏石家们努力不辍,终于使三峡石在数量上达到10万之多,艺术品位达到了相当水准,引起海内外的关注。香港和东南亚的一些文化商人邀请宜昌的藏石家多次去办展览,三峡石文化已影响到东南亚一些地区。几位具有很强商业意识的藏石家如姜祚正等,两年前就已在香港等地开起专卖店,据说常常供不应求。如今,三峡石正如三峡的山、三峡的水那样为宜昌、为三峡地区的人民创造着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年年底,大江截流,高峡出平湖,会把顺流而下的奇石永远埋在几十米、上百米深的水底。那时,新的三峡奇石也许不会产生了,但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奇石,则会像三峡的明珠瑰宝,闪烁着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神秘之光……(附图片)
“中国”来层林藏
“足球之梦”姜先成藏
“巴山舞”万能阶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