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救一棵是一棵,排一块种一块! 全国涝区半数以上农田排水补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17
第2版()
专栏:

救一棵是一棵,排一块种一块!
全国涝区半数以上农田排水补种
截至八月上旬,全国受涝地区,已有半数以上农田排除积水。八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遭受水灾地区天气转晴,雨天较前期减少。目前江湖水位,除武汉等局部地区续有上涨外,都普遍下落,水情趋向平稳。为了不误农时,水灾地区农民正在当地中共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全面而紧张地展开排涝补种工作。各地要求争取在八月份内种下各种晚秋作物,多种多收,弥补损失。浙江省排除积水的农田,绝大部分已改种晚稻。近日来安徽省内河水位普遍下降,全省脱水的农田补种的面积已占排水面积的百分之三十。阜阳专区退了水的农田改种了甘薯、?豆、荞麦和胡萝卜;淮南地区退水的农田,有许多不需改种就可以保苗。江苏省一百七十万干部和农民积极防汛排涝,已将绝大部分地区积水排出,正在进行改种和补种。河南省已有三十一县的积水基本排完。淮滨、沈邱、舞阳、临颍、西华、郾城六个县积水较深,也排出百分之九十。截至八月八日,郾城、项城、郸城、沈邱等十一县初步统计,有许多农田已补种了晚秋作物。河北省近日多雨,但仍加紧随落随排。保定专区排出积水的农田中,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禾苗可以保住收成,另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农田正在抢种晚秋作物。
地势稍低的涝区,也在集中人力物力排涝补种。安徽省六安专区舒城县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以乡和堤段为单位,组成排涝中队、分队和小队,在“救一棵是一棵,排一块种一块”的口号下,动员了六部抽水机和全部可以动用的水车,在紧张排水。江苏震泽县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做到生产防汛两不误,采取以圩堤为单位,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吸收单干农民参加,实行统一分配劳动力。全劳动力集中修圩堤、保圩堤;半劳动力作补种和耘耥、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并划片分工包干。尧峰乡张桥、夏桥两村,以四十二个互助组为基础,统一分配劳动力,开展劳动竞赛,劳动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湖南省水涝的部分地区正积极进行堵口排涝。滨湖的常德、安乡等县,最近几天即可排出四十万亩,补栽晚稻。
积水较深的低洼地带,目前排涝还有困难,当地居民大都已转移到山区,在不妨碍水土保持的条件下开荒生产。安徽省估计可开荒四百七十万亩,芜湖、安庆、六安三专区已经开了一百二十五万亩。安庆专区移到外县开荒的人民,争取开荒一百五十万亩,主要种玉米等短期成熟的高产作物。湖南省有计划有领导地把受灾地区居民迁移到邻近山区、丘陵地带,把公山、熟荒分给灾民,大力支持他们进行生产自救,争取种上一季。
山洪暴发地区,退水较快,绝大部分已恢复生产。湖南受山洪灾害的农田,除少数被冲毁无法再种的田以外,已经全部补种。湖北省受山洪灾害地区,也正大力恢复生产。通山县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对于将减产一成到三成的田,做到及时浇水、洗苗、薅草、扶苗,并且普遍进行了加工、追肥;秧苗被水全部冲毁的田亩,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种上了玉米、芝麻、?豆等作物。
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省人民政府已先后拨出大量各种晚秋作物种籽,加上各省原有贮存的种籽,可基本解决受灾农田补种的种籽问题。现在,灾区的干部和农民群众正尽一切力量,继续扩大排水面积,抓紧季节,尽早种上晚秋庄稼。(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