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让人生疑的“赠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6
第4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让人生疑的“赠送”
吴锦才
现在许多工商企业“赠送”成风,而且当作文化。一到星期六、星期天逛大商场,总有热情的促销小姐团团围着你。但企业是为赚钱而创办的,并不是慈善机关,你挂出“大赠送”的招牌,目的是为什么?消费者难免不生出疑心。赠送的范围越大,赠送的东西越值钱,老百姓就越是心中疑惑,企业的初衷难免就落空,甚至走向反面。
在南方某市,曾有饭店打出“一元一条鲜鲈鱼”的赠送促销方法,消费者还真有将这定价“用好用足”的,有的干脆备了盆碗而来,专吃你的“大赠送”。据说有的店家没几天就有500多条鲈鱼被点中,亏本上万元。在另外的城市,有人出点子让人看演出后自行定价,也真的有人不愿付钱扬长而去。这些事情引出了一些议论。有人认为消费者“素质太差”,有的消费者则认为对商家应该将计就计。
要说“赠送”是个坏点子,说不过去。但是,它又绝对称不上个好点子。因为“赠送”出了企业力所不及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是企业未将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预料好,有些消费者将“赠送”的承诺发挥到了极致,而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却未必能相应发挥出来。本来,将对方与己方的情况估计清楚,是企业作出决策的重要前提。低廉的成本是吸引消费者、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而有时成本低不下来,又要做到价格低,外国有些大公司常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方法打开市场,这种方法是有实效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它们是大公司,用的是先赔钱、后赚钱的“前期投资”,图的是占领市场的长远效果。而国内搞“赠送”的企业则有所不同,最主要的一个情况就是,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的流动要靠市场迅速“反哺”,才能维持自身的运转。在这种条件下,“赠送”的规模一定要与自身的实力、自身的目的相符合。
实际上,“赠送”这个现象还蕴藏着一层道理,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市场经济很讲究契约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卖的人讲平等,买的人也要讲平等,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有一方总是处于“吃亏”的状态,这种关系就不容易维持下去。星期天在大商场里请人品尝的小姐,打出的号召大都是“免费”。其实,这种情况已经不好称作“免费”了,因为品尝的量小了一点,应该属于企业推销产品时应付的实物广告的费用。对数量较小的品尝,消费者可以不必承担非得购买的责任,企业一方也并不为这一点“免费”的付出而心疼。这种关系,大致上算是平等。但有的小姐在拉人品尝的前后嘴脸并不一样,如果品尝后并不买的话,她往往露出眼白,表示她的愤怒。这就不平等了。因为她把自己企业送出的一点样品看得过于值钱了。在市场经济中要与人打好交道,恐怕要学习一点有关的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