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格力”的新鲜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9
第2版(经济)
专栏:

  “格力”的新鲜事
金帛文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几年前,格力还名不见经传。如今,格力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器生产基地,1996年,格力以年销售额32.41亿元的实绩列中国家用电器企业第五名,“格力”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
空调器是“半成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空调器已不再陌生,没有人认为它是半成品。可作为生产空调器的企业的老板、格力公司的总经理朱江洪却说“空调器是半成品”。
说“空调器是半成品”,朱江洪有他的理由。他说:“完全意义的空调器应包括安装、保养和服务。ISO9000国际标准对产品的定义就包括了服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格力人对售后服务格外重视。因此,在销售战略上,格力几乎放弃了知名商厦,而把重心放在了专卖店。因为大商厦很难建立一支高水准的安装维修队伍,而专卖店以销售空调为生,必然一边“讨好”厂家,一边“讨好”用户,产品的售后服务有可靠保障。经过几年努力,格力已在全国建立起了一个由800多个代理商组成的销售网络。
零部件筛选厂
格力公司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零部件筛选厂。
干吗设这么个厂?任何一个空调器生产企业,也不能生产所有的元器件,相当一部分要靠外购。格力空调器的一部分元器件就由中外近200家厂商提供。外购的元器件很难保证100%合格,自然会影响最终产品空调器的质量。
视质量为生命的格力人想出一个“笨”办法:组建了有400多名职工、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的零部件筛选厂。凡是外购的元器件,在进入生产线之前,必须统统在此过一遍“筛子”。
朱江洪说:“这个办法虽然笨点,但很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果然,一个个不合格元器件在这里被堵住,防患于未然,保证了格力空调上乘的质量。近几年,格力空调的市场份额年年成倍增长,1996年格力的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中坐稳了头把交椅。
勒紧腰带搞技改
格力公司从无数企业的成败中汲取营养,发展规模经济的思路十分明确。
前几年,当空调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时,国内许多厂家纷纷建立组装厂,仅广东就有几十家,规模小、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不住市场风浪的冲击。
格力则坚持高起点,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就是勒紧腰带也要搞技改。”投资2亿多元,建起了“格力空调城”,把生产空调所需的输送线、静电喷涂设备、检测道、热平衡检测房等先进的技术设备都引进来,使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空调器产量逐年翻番:1992年3万台套,1993年12万台套,1994年32万台套,1995年70万台套,1996年达到90.5万台套,且形成了年产25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单厂规模跃居世界前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随之下降。据介绍,空调企业一旦跃过80万台这个“盈亏平衡点”,就有条件向消费者让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