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把防汛的物资飞快地运到武汉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17
第2版()
专栏:

把防汛的物资飞快地运到武汉去
新华社记者 张瑾 周定舫
十一日晚上九点二十分,有一列每节车皮上都挂着一枚表示沿途不停、优先挂车的“红笺”的货车,从北京的永定门车站开出了。列车的每节车皮都装满防汛物资,这是首都人民对武汉人民防汛斗争的又一次有力的支援。至此,由首都运往武汉的防汛物资已达一百九十六车皮,其中有大批的麻袋、芦席、水管和粮食。
首都人民一直以极大关怀支援战斗在洪水面前的武汉人民,并且以自己忘我的工作为武汉防汛工作效力。从八月四日下午五时开始,在北京市运输公司和北京市铁路运输分局的调度室里和调度所里,人们通宵紧张地工作着,调度员的耳朵上一直没有离开过电话机。八月四日到六日的三天当中,北京市国营商业部门和合作社等单位就集中了二十一万多条麻袋、二十二万多领芦席。为了把这些防汛物资迅速地运送出去,铁路局便及时调来一百多个车皮;北京市运输公司也抽调了八十九辆汽车和三百多个装卸工人,投入紧张的运输工作中。八月四日,倾盆大雨。就在这个时候,北京市运输公司在下午一点钟突然接到从十七处集中十四万五千条麻袋运往车站的任务,夜间十一点又接到运输二十二万多领芦席的任务。顿时各个运输点上都在大雨中忙碌起来。大红门仓库装车能力大,一下就调来十辆大卡车;回香亭仓库装车工人不够用,立刻调装卸第八中队的一个小队来支援;刚发现永定门车站卸车能力薄弱,装卸第九中队的十二、十三、十四小队已赶来帮助。他们的动作协同的像一个整体。汽车司机们听说要装运支援武汉人民防汛斗争的物资,有的是刚刚出车回厂,有的是连饭也没来得及吃又跳上车座,倒上快闸,加大油门又把车子开出去了。北京市运输公司汽车场司机助手徐达为了使汽车尽快地驶出去,不但给自己的车子摇车,还给其他没能及时发动的汽车帮忙。四中队队长尼林堂也亲自开车。宣武区商车第九互助组发车九十四辆参加运输,比平时报班出车率增加百分之五。李文德驾驶一辆六轮大卡车,白天拉完麻袋,夜里又去运输芦席。司机孟继儒、助手赵文斌待命发车,在车厢里呆了一宵,第二天仍是精神勃勃地去运输芦席。
首都的装卸工人为支援武汉人民防汛斗争,展开紧张劳动。装卸八中队第八、第九小队二十七个人,分配二十四个货位,从晚上七点开始,汽车无间断地驶来。卸芦席到第二天的清早二点钟;小队长宋启成问道:“同志们累吗?”回答的是一个声音,“不,水火不容人,武汉人民的灾害,就是我们的灾害,再来三个通宵也不累。”到六点十分他们竟完成了四十个货位的任务。五十二岁的老装卸工人何玉林,当汽车在车站货场门口插起来的时候,他就自动担任调度员,有秩序地把许多汽车加以指挥——这辆到第六线去,那辆到第四线去。当他看到一辆载着最多芦席的车来到时,他愉快地指挥它卸到第三线去。在赵公口仓库的黄云瑞小队,他们不但在照明设备很差、头上淋着大雨、脚下踩着污泥的情况下来摸黑装车,并且把芦席由平装改为立装,每车由装十七捆增加到二十三捆,缩短了运输时间。
北京支援武汉防汛的物资,是从全市各个贸易系统集中来的。为了迅速而及时地运输出去,中国土产公司北京市公司的职工们冒雨出发,验缴各个单位送往武汉的物资。车泽波平时骑车子并不内行,再加下雨,街道泥泞,但今夜不知道为什么,他飞奔似的赶到别人前面。北京市信托公司五十六岁的邱则吾等四人,一直仔细地检查麻袋的质量。不让一个破烂的麻袋用去支援武汉人民的防汛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