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与巴库修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9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莫斯科与巴库修好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尹树广
本月2日—3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对俄罗斯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俄阿总统签署了两国友好、合作和相互安全条约,双方还签署了开发阿境内里海石油等多项协议。舆论认为,阿利耶夫总统莫斯科之行取得重要成果,标志俄阿政治关系业已正常化。
两国签署的友好、合作与相互安全条约,是阿总统莫斯科之行最重要的成果。条约规定,双方承诺恪守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和欧安组织文件,拒绝支持“分离主义运动和敌对倾向”。这表明,俄已开始由偏袒纳—卡冲突一方转而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即承认阿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主权,亚美尼亚军队应从该地区撤出;而阿保证纳—卡实现高度自治。
人们注意到,俄已开始着手在此方面做工作。在不久前举行的丹佛八国首脑会议时,叶利钦总统就曾与法国和美国总统磋商纳—卡问题,表示将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看来俄正在积极调整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政策,使之适应变化了的本地区地缘政治形势,保持俄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
阿塞拜疆是前苏联外高地区最大的国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阿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在里海大陆架正兴起大规模的开发潮,西方已与阿签订了总投资额近180亿美元的开发合同。相反,作为阿邻国的俄罗斯在阿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日渐式微,阿对俄的贸易额只占其对外贸易额的18%左右,而土耳其和伊朗与阿的贸易额则名列前茅。车臣战争更使北高加索连接俄阿的公路和铁路关闭,俄当然不希望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俄分析家认为,促使俄阿两国关系好转的关键因素是石油,因为阿拥有“打开里海石油的钥匙”。目前,阿已同美孚、壳牌、阿莫科、托塔尔等国际石油财团签署数个“世纪合同”,开发里海石油。据悉,到2010年,阿年产油量将达4000万吨。俄的卢克公司虽然也参加了里海开发,但它与西方公司仍不可同日而语。
阿在本地区还担当着运输走廊作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原油也将通过阿运输到国际市场。哈官方预测,到2008年,哈将年产原油1.8亿吨。目前,西方公司正在研究修建一条穿过里海海底的输油管道方案。俄《独立报》就此评论道:“如果俄被屏弃在建立泛外高加索运输走廊之外,那么我们将失去对独联体南部共和国的控制。”
专家还注意到,尽管俄阿关系已“不存在任何障碍”,但两国关系还有许多“空白点”亟待解决。在格拉乔夫任国防部长时,俄军曾向亚美尼亚非法运输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军火,阿方正在等待俄的正式解释;一些阿前政府的高级官员还在莫斯科“政治避难”。而且,俄如何处理与亚美尼亚的伙伴关系尚待观察。看来,“鱼与熊掌兼得”不太容易。
总之,此次阿利耶夫莫斯科之行的结果表明,俄对外高加索的政策尚在调整之中,今后俄极可能加大在这一地区的工作力度。俄的这种积极政策将有助于本地区诸如纳—卡和阿布哈兹等“热点”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本地区局势的相对稳定。
(本报阿拉木图7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