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旱育稀植”富隆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7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旱育稀植”富隆化
本报记者吴坤胜
地处燕山腹地的河北隆化县,引进了国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不但圆了塞北人吃大米的百年梦,还为我国北方水稻产区推广这一技术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县。在距县城30公里的河东村村口,见到准备下地的张洪阁老人。当年是他带领50户村民最早进行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实验的。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乡亲们从旱育稀植中尝到了甜头,每年秋收一结束就为第二年的水稻播种做准备。
隆化县地处塞北山区,气温低,无霜期短,年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世世代代只种粗粮,有水的地方才零零星星种些水稻。1989年夏天,县领导获悉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在黑龙江推广适合北方山区春寒、春早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成功的信息,立即派人进京求助。通过农业部、外国专家局的牵线搭桥,当年11月将原正市请到了隆化,传授旱育稀植技术。老支书张洪阁在听了日本专家的课后,认定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有前途,首先拿出自己的责任田搞实验。在他的带动下,河东村一下子搞了186亩试验田。为了让农民放心,农业部门与农民签订合同:如按专家的示范标准干,秋后歉收或绝收,县里承担经济损失。
“起初,农民不大愿意接受这一技术。”陪同记者采访的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志学说。旱育稀植技术主要是种苗早育、旱育,秧苗早插、稀插,与农民习惯的种植方法不同。农民对低施肥标准也不放心,有时偷偷给秧苗多施化肥;还有的农民担心揭棚凉苗会冻死秧苗,夜里悄悄把揭开的大棚再盖上。科技人员不得不白天给农民做工作,夜里值班巡逻。
辛勤的耕耘有了好收获。河东村的试验田平均亩产679公斤,比对照田增产179公斤、增收270元。
水稻旱育稀植试种成功后,县政府将其列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全力推广这一技术。县政府规定分管县长、农业局长、乡镇长、村委会主任要有自己的旱育稀植示范田。县里还通过搞河水样板田、井水样板田、高寒区样板田,用不同的成功典型在各类地形推广。农业部门更是全力以赴进行技术培训,无偿向农民发放旱育稀植技术规程的“明白纸”数十万份。县里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水稻专用调酸肥厂,保证了农民育苗时配肥的需要。县农业服务中心贴息购进大批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及时、配套、低价提供给农民。
近几年,隆化县水稻旱育稀植面积每年都增加2万亩以上,去年达到16万亩,总产9920万公斤,产值2.4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增加收入600多元。今天,隆化人祖祖辈辈背着粗粮换大米、逢年过节才能吃大米的历史已成过去。“要想富,旱育稀植种水稻”,成了隆化农民的新追求。张洪阁老人说,河东村80%的农户靠旱育稀植水稻的收入盖起了大瓦房。农民高军使用旱育稀植技术,6亩水稻今年收获近4000公斤。记者看见,他家的储藏室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问为何不卖出去?“不着急,等市场有更好的价再说。”高军的妻子回答道。
隆化县委副书记李金成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隆化再用3年实现25万亩旱育稀植水稻的目标很有把握,到时,‘隆化大米’将成为知名品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