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阅读
  • 0回复

旗帜·方向·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8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旗帜·方向·形象
施芝鸿
编者按:
从今天开始,在周二、四理论版的《思想纵横》栏目,将连续刊登几位同志撰写的学习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短文。题目是:《旗帜·方向·形象》、《改革·转变·突破》、《思考·运用·发展》、《标准·观念·实践》、《团结·大局·纪律》。
对于一个革命政党及其从事的事业来说,前进、发展、壮大取决于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犹如一面旗帜,具有指引方向、展示形象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旗帜问题:在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可以说,一切革命与建设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我们党高度重视旗帜的作用分不开的。
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的此时此刻,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不动摇,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是事关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前进方向的大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按照这一理论去实践,使社会主义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了,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历史已经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人民昂首挺胸地“站起来”的理论,那么,邓小平理论就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住了”的理论。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是幸运的,在当今世界大转折中,我们既没有“荷戟彷徨”之忧,也没有“歧途亡羊”之虑,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派“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的壮丽前景。虽然在前进的征途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继续前进,就一定能攻克一切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对于维护我们党、我们国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形成的崭新形象极端重要。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历来十分重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国际政治风波这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他都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同我们整个党和国家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前一个历史关头,他强调,要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既不走老路,又不走邪路,而是要开辟出一条中国发展的道路。在后一个历史关头,他强调,“中国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中国“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负小平同志重托和全党全国人民的厚望,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向全党、全国也向世界展示了作为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忠诚可靠、奋发有为的继承者的形象。可以预期,我们只要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代中国将一定会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崭新的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