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菲律宾拓宽就业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0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再就业系列报道之七

  菲律宾拓宽就业市场
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公布,菲失业率在过去3年中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失业率为7.7%,与过去相比,就业状况已大大改善。在1997财政年度预算中,拉莫斯总统号召在未来两年内创造320万个就业机会,并为实现这个目标专门拨款。
开拓国内就业市场菲律宾失业问题主要由劳工和就业部负责解决。该部门将创造就业划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部分。对外部分指劳务输出。在对内部分,设有国内就业局,国内就业局又在全国各地设立50多个地区级和省级就业局。各级就业局一方面要求失业者到就业局报名,填写表格,提出就业范围和工资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招工单位或个人也到这里登记,说明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劳工。就业局工作人员负责把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推荐给招工单位。如果推荐人选不合适,有关材料退回就业局,就业局再负责另行推荐。所有这些服务全部免费。
为了迅速及时地帮助失业者,劳工和就业部1993年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办公室,并与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全国各地区及社区设立分支机构。这种分支机构深入到社会最基层,其主要任务是调查当地就业形势,收集就业情报并迅速传递给失业者。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办公室除了设有当地的就业情报电脑库外,其主要工作手段是几天组织一次人才市场,减少了失业者等待的时间和东奔西走的交通费用等。此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办公室还向残疾人、妇女和贫困学生提供特殊服务,帮助他们迅速找到工作或解脱经济困境。
除了就业局和公共就业服务办公室之外,私人职业介绍所也为缓解就业压力起了重要作用。马尼拉现有128家职业介绍机构,这些机构按规定在所在地区的就业局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定期接受就业局的检查,并在年底向就业局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职业介绍所主要工作方式是刊登广告或派遣信息员四处寻找失业人员和招工单位或个人。私人职业介绍所向招工单位收取一定费用,但向求职人员则免费提供服务。
对于通过各种途径仍无法找到工作者,政府鼓励他们自谋职业。政府就业机构不仅向就业者宣传自谋职业的好处,而且分析当地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提供各种资料和技术信息,经常组织他们的人才市场,积极帮助失业者选择从事的行业。据统计,过去3年中,菲律宾自谋职业者人数增加了9%,对缓解国内失业压力起了重要作用。
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力在开拓国内就业市场的同时,菲政府还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菲劳务输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劳工和就业部设有海外就业管理署和海外劳工福利署,海外就业管理署负责海外劳工的考核、登记和派遣工作,海外劳工福利署负责管理海外劳工及家属的福利以及劳工在海外遇到麻烦后的处理工作。
菲律宾去年共输送66万海外劳工,占全年新就业人员总数的40%。到目前为止,菲政府共派出420万海外劳工,其中主要是家庭女佣、娱乐业人员和国际海员。这些劳工的足迹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缓解了国内失业的压力,而且为菲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报道,菲海外劳工去年共寄回65亿美元外汇,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外汇来源。
要拓宽国内国外两个就业市场,最根本的是提高人员素质,而职业培训是提高素质、进而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1994年,拉莫斯总统宣布将全国的几个培训机构合并成立“技术教育与发展中心”,将它摆到与国内就业局、海外就业管理署和海外劳工福利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凡涉及到培训事宜,都由“技术教育与发展中心”主管。该中心的总部设在马尼拉,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与各级就业局和公共就业服务办公室密切合作。省市以上的中心设有专门的培训场所,社区级别的中心如要培训人员则由地方政府提供场所。部分培训场所由日本、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投资建设。所有培训都免费进行,由劳工和就业部统一拨款。各级中心培训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设置科目。经过职业培训的人员,就业路子比原来宽了许多,许多人还被外国著名公司雇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