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服务价格,该管一管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涨幅降下来了,服务价格却涨上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0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热点透析

  服务价格,该管一管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涨幅降下来了,服务价格却涨上去了
王悦欣
6月初,国家统计局的一份公报表明:今年1月份—5月份,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涨幅继续呈下降趋势,这是可喜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价格涨幅依然较大,上涨势头未减。
平稳的滑落与静悄悄的上涨
在宏观政策调控下,近两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低位运行。1995年为13.8%,1996年为6.5%,今年1月—5月,已降为2%,可以说,保持了连续下降的势头。而与整个社会零售物价指数不断下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整个社会服务价格在持续上扬。
1996年,服务价格涨幅高达13.2%,今年1月份—3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而消费价格却比同期上涨了5.2个百分点。在服务价格中,居住价格涨幅最快,去年平均涨幅为21.4%,比服务价格平均涨幅还高出8.2个百分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包罗了人们生活的所有内容,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近几年,一些服务项目价格偏高、标准不一,服务乱收费的现象日益突出。
新人结婚登记,还没领证即要先交80元“礼花费”;新生婴儿在相册上按一双红脚印儿,开价为60元。人们都说这些“服务”价格也太离谱了。
随着新兴行业、产业的兴起,与此相关的一些服务价格偏高问题也引起了群众不满。房地产中介咨询、物业管理、汽车修理、影楼服务等成为价格投诉的新热点。一些人利用新兴行业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滞后的空子,乱定服务价格,乱收服务费用,从中牟取暴利。
为何居高不下
服务价格,通常包括事业性和经营性两类。前一类包括医疗、教育、邮政以及水、电、热、气、公交、住房等公用事业的收费,后一类除餐饮、理发、洗染、洗浴等传统生活服务项目外,还扩展到旅游、金融、保险、租赁、咨询、会计等新兴行业的收费。
为什么近几年我国服务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家计委收费司副司长张化中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从价格构成看,服务价格与商品价格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务价格中,活劳动的比重比较大,且不易形成规模效应,其成本不易降低。而商品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从历史原因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服务业主要是作为公益事业来办,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长期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行业如住宅、公交、供水等必然要逐步走向市场,由不收费、少收费开始转为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合理收费,这一部分收费带动了服务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管理不严,政出多门,价格形成不规范,是服务价格混乱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服务价格中,除了一部分公用事业外,经营性服务价格基本放开,一些服务业不发达,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些地方对由政府定价的服务项目,或越权定价,或定价偏高,或调价过于集中;有的管理部门力量有限,管理难以到位,致使服务业价格混乱,也推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
加强监管依然是主调
在经济转轨时期,有必要根据国情和法规对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对于有悖价值规律和违反价管权限的乱涨价,要坚决监管,不能手软。
去年8月,国务院曾发出通知,对部分服务价格调价实行申报、备案制度。
北京、上海两地针对物业管理价格无序现状颁布了《北京市居住小区(普通)委托管理收费标准(试行)》、《上海市商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今年年初,建设部公布取消48项不合理住宅建设费用。今年3月,铁道部停止了部分基层单位自定的30项不合理收费。
据国家计委收费司及价格管理司的有关同志介绍,今年国家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与管理,重点清理、检查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乱收服务费问题,特别对重大建设项目,要专项治理。
房地产市场是今年监管重点之一。今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将组织专项大检查,重点检查取消48项不合理建设收费执行情况。此外,国家计委还与建设部联合制订了《城市房屋价格重置制定办法》已上报国务院,与国家土地管理局重新制订土地的基准地价,以调控住宅建设的价格总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