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生产中的阶级观点与群众路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9-24
第2版()
专栏:

生产中的阶级观点与群众路线问题
李庄整理
邱县县委于十七日召开区书会议,检讨过去对生产工作的领导思想。会议在这样的动机下召开,即过去总认为群众在思想上有许多顾虑——如“怕归伙”、“怕斗争”、“怕负担”等,所以生产情绪不高,而今年邱县在畜力人力非常缺乏的条件下,把全部耕地一般的较战前多锄了一遍,还腾出劳力发展副业,以副业盈余添置许多肥料和牲口,仅一、四两区即增添耕牛五百四十头、猪三千九百三十二只、羊二千零九十七只、开荒五千三百二十五亩。四区只草肥就增加了一万二千九百车。三区的互助组,比去年增加一百三十四个。去年一区还有七、八个村没有互助,今年只剩下了两个村庄。这个情况说明,过去对于群众思想顾虑的那种估计,实有重新考虑的必要。
会议首先研究上述那些顾虑究竟存在于什么人的身上?许多事实说明:一般贫农不但不“怕斗争”,即在今年负担面扩大,才获得土地就要负担的情况下,也并没有感到负担重,生产情绪还是很高,这些顾虑只存在于中农以上的成份中。大郭头斗争较彻底,封建势力基本垮了,中农积极参加了斗争,自己没有受到损伤,现在中贫农生产情绪都很高,虽是一个富村,街上没有卖酒卖肉。小郭头斗争时,没有把目标对准封建,用了较大的力量做土匪头子,富农纂夺了领导权,土改极不彻底,今年中贫农生产情绪都不高,卖酒卖肉的很多,浪费现象严重。这两个村庄对比,说明贫农不能彻底翻身,生产情绪就不会高,因此也就不能带起中农,因为只有贫农积极了,才能稳定中农。
到会者详细研究领导权的问题,镇东堡领导干部主要是贫农,他们响应上级号召非常坚决,领导群众生产非常努力,这个村的生产成绩很好。如辛庄的领导者都是中农以上成份,上级问他们要个统计来得快而漂亮,但是却不能用力领导群众生产,这个村的生产成绩就相当坏。
在土改不彻底的村庄,地主斗的不透,威风未倒,经常胡说八道,挑拨造事,对农民影响极大;但在斗争彻底的村庄,地主完全垮了,中农也就打消了变天思想,而能紧紧的依靠贫农,贫农积极生产就把中农带起来了。
会议于是得出结论:上面说的那些顾虑,只是一部份中农和富裕中农的思想,在斗争彻底的村庄,中农生产发家的要求与行动都是很显著的。
为什么过去一度把这些顾虑看作“群众”的思想呢?县区干部们详细检讨原因,一句话,领导作风不够深入,过去领导上不注意深入贫农,接近的多是村干部,村干部中农成份很多,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思想说成是群众的思想,县区干部中农成份也相当多,对于这些反映也就特别容易了解与接受,个别富裕中农“怕斗”“怕归伙”,常向区干部们打听这些事情,遂把个别情况代替了一般,贫农没有顾虑不说话,老老实实埋头生产,就是因为没有特别接近他们,所以对于土改后这种积极因素,竟至弄得熟视无睹。
这种情况造成了一种恶果,思想上有了个“群众有许多思想顾虑”的框子,常常去专门搜集这种材料,希望据以解决问题。这种材料越来越多,群众的积极因素越来越看不见,被消极的吓住,没有积极的作基础,自然解决不了。一部份干部不愿意领导生产工作,觉得领导生产没有兴趣,就是这个原故。在“发展生产”的方针上,也因而发生了。一些问题,没有充分认识贫农及大部中农组织起来的要求,也就不敢在实际上肯定组织起来是增加生产(特别在邱县这种经过严重灾荒,社会元气还未恢复的地区)的唯一道路,而提出“组织起来也行,不组织起来也行,只要增产就行”的方针,这种方针脱离了组织保证,也就难于实现了。
前一时期,领导上强调深入领导生产,许多区级干部到地里帮助贫农作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贫农中这些积极因素慢慢被发现,中农依靠贫农积极生产的许多事例,也与日俱增的显现出来,干部依靠他们组织互助“增加生产”,获得一些显著成绩,搞生产工作的兴趣马上就提高了。
到会的干部们,又研究怎样打通这一部份中农及富裕中农的思想,分析了具体事实以后,一致认为过去那种从思想本身出发,单纯说服的教育方法不行,在复查的时候,应注意吸收他们参加斗争,从斗争中教育他们土改是“斗封建”,不是“斗缺点”,“斗有”,斗争时的阶级性越明确,中农越安心,他们自己会晓得自己并非封建,因此可打破“怕斗争”的初步顾虑。在生产中一定要贫农掌握领导权,贫农自己毫无顾虑的努力生产,即可影响与推动中农跟上走,并随时表扬中农生产发家的模范,以教育与刺激其他中农,互助要大量发展(因为这是贫农及大部中农的要求),领导上有意识的培养若干典型,勤算帐以明确互助的好处,吸收未参加者参加,并改造有缺点有问题者。贯澈群众路线是基本的方法,吸收贫农中农中大多数的积极意见与因素,以这些意见为根据,推动少数想不通者。总之,改造有顾虑的中农,最有力的方法是事实教育,让贫农及无顾虑的中农拿出事实让他们看看,他们就会自觉的赶了上来。
最后,大家进一步讨论了一条原则:今后判断群众的思想与呼声,要首先区别是那个阶层的?是普遍的还是少数人的?想想这些人为什么有这种呼声与思想?深入追根再下结论,研究思想问题应该深入到贫农中,依靠他们了解中农与其他阶层的情况,这就是我们工作中的阶级观点与群众路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