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警惕“精神贫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警惕“精神贫困”
陈沙
少数领导干部的“精神贫困”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其人数虽少,其危害甚大,如果任其发展,势必玷污干部队伍形象,破坏干群关系,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展。
改革开放,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生机,正是出思想、出理论、出精神的时候。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正在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但是,每逢重大转折,特别是生存环境的重大改善,我们队伍中总有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住考验,由精神贫困到一蹶不振,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危害。当前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党的威望的提高,捧场的也增多了,有些人就开始忘乎所以,心浮意躁,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心浮、心贪和心衰。加之西方生活方式的侵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致使这一“精神贫困”现象突出起来。
心浮的主要表现是浮躁、浮华和浮夸。面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事业,面对门窗打开以后的大千世界,眼花缭乱,意马心猿,心里没有“主心骨”,不干实事、求实效,热衷于赶会、应酬、造声势、夸“政绩”。
心贪,主要表现为经不住各种诱惑,贪财、贪色、贪权。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利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满足私欲。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化公为私,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即使职工发不出工资,住不上房子,依然敢购高级住宅,敢买高级轿车,敢慷公家之慨,赠重金,送重礼,笼络人心,邀功请赏。情节恶劣者,已经发展到沉湎于声色犬马,敢于卖官鬻爵。
心衰,则是表现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革命意志衰退。对于国家大事和历史变革缺乏热情和兴趣;对于大是大非问题,分不清界限、拿不定主意、站不稳立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不研究问题,思路狭窄,目光短浅,接受新事物迟钝。
“精神贫困”,不过是一种比喻。对于“精神贫困”所造成的恶果,例如领导干部中的极少数恶劣者,鉴于其实际上早就堕落为人民的蠹虫,已不简单是什么“脱贫”、“扶贫”问题,而是要绳之以法纪,坚决予以清理,以保持干部队伍的健康和纯洁。对于大部分“精神贫困”者,则是要帮助,要训练,要提高其理论路线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里的关键是,要意识到“贫困”,要有改变这一“贫困”的内在要求。一位善医绝症的名医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在病人发病的第一周下药,因为这一周,病人厌生,药石无效;第二周开始,病人求生怕死,如果药石对路,即可起死回生。所谓人不自助天难助,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此之谓也。
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有精神,有追求,有创造力量和人格力量。物质贫困可怕,精神贫困更可怕,领导干部的精神贫困更加事关大局,值得警惕和重视。各级领导干部,是旗帜,是表率,最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最不应该精神贫困。
不把贫困带入下个世纪,已经作为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载入“九五”计划。要实现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目标,需要一系列的攻坚配套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消除精神贫困,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精神贫困,以建立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饱满的政治热情;要能够面对深刻历史变革所生发的各种矛盾冲突,面对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真正做到荣辱不惊,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坚定地脚踏实地领导人民前进。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干部队伍,我们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今后的时间里,也只有在这样的干部队伍带领下,才可能冲破重重关隘,走向新的世纪,夺取新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