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奋勇前进——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3
第2版(要闻)
专栏: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
《求是》杂志评论员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人们都在观察中国的走向,关注着我们党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全中国人民面前,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在这个历史关键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于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洞察力,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并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革命胆略和伟大气魄,抓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科学的论述,充分表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决心和信念,集中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这个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将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和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讲话实质,联系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贯彻这个讲话精神上来。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开创性的事业,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就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引下取得的。应该看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我们既面临着良好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继续增长,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增长带。世界战略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在国内,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前进中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正确处理。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够驾驭全局,掌握改革和建设的主动权,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才能够在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任何风浪中站稳脚跟。党员和干部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学习,掌握其基本观点,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体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革命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指南。我们党从创建之日起,就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我们党召开了七大,总结了建党24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这说明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产生了我们党自己的理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要抛弃或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而是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自己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从而更高地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的实践,我们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说明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产生了我们党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样,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要抛弃或贬低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而是强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从而更高地举起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十四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列举了二十几个重要思想、观点。这些新的思想、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一个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几个科学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通过积极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成果,认真总结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新经验、新创造,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充实和发展的。同时,也是在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包括封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而不断地巩固和加强自己指导地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对这一科学体系,任何割裂或对立的言行,都是极端错误的、有害的。毛泽东同志在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马列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单靠这些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都要创造自己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他还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科学的论述,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时代发展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它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一关系。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十四大最大的历史性贡献之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心骨”,是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受住了国内国际风波的考验,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句话,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有今天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好形势,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地奔向新的世纪。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要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一个时期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精神,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讲政治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全党同志更好地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济是基础,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其他工作不重要了,也不是说经济搞上去了,其他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我们应学会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同政治,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中央历来是十分明确的。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埋头于事务,很少考虑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为什么有的干部不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甚至在执行中打折扣?为什么一些明显违背马克思主义、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东西得不到抵制?为什么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献反而轻信和传播来自国外和境外的流言蜚语,相信那些奇谈怪论?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熟视无睹?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不讲政治,头脑里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缺乏社会主义的政治。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有坚实的理论根底,有理论上的坚定,政治上才能坚定,才能过得硬。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把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人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精心组织,运用各种有效形式,狠抓落实,使这一理论在人们头脑中扎下根,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认识,成为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地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有力地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我们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为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我们的党组织才能增强战斗力、凝聚力。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还强调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险,都不动摇。我们全党,特别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遵循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坚定不移地高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高度自觉地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辟未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胜利,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不息!(原载《求是》杂志1997年第14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