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河北省宣传宪法草案取得初步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8-18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宣传宪法草案取得初步经验
河北省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
河北省开展宪法草案的宣传、讨论,已经取得了初步经验。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河北省各机关干部普遍进行了学习、讨论。到八月上旬,多数地区的干部已经结束了宪法草案的学习和讨论。城市和工厂矿山,在人民群众中也普遍进行了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在农村,训练宣传员骨干的工作大体已经结束;并有一百一十四个县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了普遍训练宣传队伍的工作。据七十五个县和两个专区代管市的统计,已经训练了六十四万四千四百多人。随着宣传队伍的训练结束,大部分地区在人民群众中已广泛地展开了宣传和讨论活动。
河北省各地开展宪法草案的宣传、讨论的重要关键,是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开始时,各地都召开了大规模的动员大会,由当地党和行政的负责干部作动员报告,使大部分干部端正了态度,提高了学习的热情。但在学习和讨论活动中,仍然有一些干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宪法草案产生了钻研不进去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宣化市、石家庄市、唐山专区等地,又再次进行了动员,对各种错误的认识和态度加以解释和批判,情况得到了明显的转变。秦皇岛市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逐章进行了学习动员和学习总结,更保证了学习和讨论的逐步深入。张家口市,曾经召集理论学习辅导员、机关党支部书记和宣传委员、中等学校校长和政治教员共二百多人,由负责干部就学习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作解答报告。除了当地不能解决的问题报请上级解决以外,其余八十多个问题都作了解答。经过解答报告,进一步鼓舞了干部学习讨论的情绪,同时也保证了学习讨论的深入。区干部和下乡干部分散活动多于集中活动,所以他们学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困难比较多,但这些干部的学习又直接关系到对农民的普遍宣传,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当时各种工作的推动,同时把区干部和下乡干部的学习开展起来。根据这个原则,昌平、平谷、肥乡、涉县、曲周、临漳等县,以区为单位,利用区干部集中向县干部汇报、研究工作的时间,由县里干部同时作关于宪法草案的学习报告。鸡泽、邱县等地,是由县里的报告员直接到固定的学习站向区干部和下乡干部作学习报告。邢台专区各县各区,多由区委利用区干部和下乡干部集中汇报、研究工作的机会,同时检查和安排宪法草案的学习和讨论。张家口专区各县,是在生产空隙,集中下乡干部检查和布置工作时,突击进行宪法草案的学习和讨论。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的具体办法解决区干部和下乡干部对宪法草案的学习和讨论问题。
河北省大张旗鼓地向人民群众展开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以前,抓紧组织、训练了报告员和宣传员。对报告员的组织工作,一方面妥善地确定他们的报告活动任务,使他们能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把他们和宣传员的活动作统一的组织。保定市,在确定报告员活动的任务时,曾经根据报告员的活动能力和报告员原来的工作性质,分别确定报告员在工厂、学校、街道、工商界或宗教界活动的任务。这样,便于报告员的活动,也便于报告员进行报告时联系实际,并且使报告员的报告活动和原来的工作结合起来。保定市对报告员和宣传员的活动,事先都作了统一安排;报告员活动的地区和时间,也事先通知各有关地区,这保证了报告员的报告活动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为了提高报告员的报告活动能力,许多地区曾经把报告员的学习和讨论宪法草案作为领导重点之一,并帮助、指导他们具体准备报告提纲。保定市在报告员开始报告活动时,首先由市委负责干部作了示范报告,并组织四十多名报告员就示范报告的具体情况研究经验,检查缺点,提出改进报告员活动的具体办法。这些措施,对提高报告员活动能力和宣传效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宣传员的训练,在城市和厂矿中,一般是以街道、厂矿为单位利用三、五个业余时间,直接进行训练的;农村中,多数地区是集中训练宣传骨干,然后普遍训练宣传员。农村因为生产活动很紧张,集中训练宣传骨干时,各地都适当减少了受训的人数,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法。据一百二十二个单位统计,集中训练的八十七县;结合三级干部会议训练的二十五县;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作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时吸收宣传骨干旁听,也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会后由宣传骨干继续研究、布置宣传工作,采取这种办法的有十县。在普遍训练宣传员的过程中,各地也曾经根据当地农民生产活动的情况,采取许多灵活具体的办法。晴天,利用晚上或中午进行训练;雨天,抓紧时间突击训练。分段讲课,分段讨论;集中讲课,分散讨论等等。总之,想各种办法使宣传员的训练和生产穿插进行。不少城市和农村训练宣传员时,曾经采取了第一天训练宣传员,第二天就由宣传员向群众宣传或领导群众进行讨论的方法。使宣传讨论的过程,也成为训练宣传员的过程。这样,既解决了宪法草案内容丰富、宣传员难于一时全面接受的困难,同时也缩短了宣传员每天受训和进行宣传、领导讨论的时间,不致影响生产。
要大张旗鼓地展开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在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决定的关键就是能否和生产及其他工作紧密地结合。对于这个问题,河北省各地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在工厂矿山中,除了利用工人上政治课的时间和部分的工会活动时间进行讨论以外,有些工厂矿山并利用其他空隙时间,或利用下班后在厂内休息的时间,进行宣传、讨论。在农村,各地多采取街头会、居民小组会、互助组组员会、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会、家庭访问、小型座谈等灵活的方法进行宣传,少开群众大会,并且利用晚上、中午和下雨不能生产的时间进行宣传、讨论。康保县普遍推行了“三头”(地头、炕头、街头)和“四分”(分街、分片、分户、分人)的宣传方法,开会掌握快来、快开、快散的原则。定兴县祖村店杨尚田领导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孙秀明领导的互助组下地生产时,还带着关于宪法草案的宣传材料,利用地头休息时间进行宣传、讨论。
通过一切可能利用的会议,贯彻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是河北省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在这次推动宪法草案的宣传、讨论过程中,主要的也是有效的方法。凡在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地区,代表们在会议期间都认真讨论了宪法草案,并作出关于拥护宪法草案的决议。经过宪法草案的讨论,代表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在人民群众中宣传宪法草案,讲解制定宪法的重大意义,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怀来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以后,领导上组织当地干部和宣传员协助代表向群众作关于宪法草案的传达报告,效果就很好。可以利用的会议还很多,如三级干部会,青年、妇女和供销合作社代表会,以及其他有基层干部参加或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上,报告宪法草案的主要内容,也根据会议的性质,分别有重点地解释宪法草案的具体条款,并动员参加开会的人回乡后向人民群众展开宣传。这种办法,既便于宪法草案的宣传讨论和当前各项工作的结合,又扩大了宣传力量。
河北省各地联系实际宣传、讨论宪法草案的办法:首先是有领导有准备的联系。如中共文安县委会,曾经根据宪法草案的主要内容,结合本县具体事实拟定宣传宪法草案的参考材料,供给报告员使用。有的地区,当进一步展开宣传、讨论活动时,领导上就根据前一阶段群众的反映,帮助报告员、宣传员具体确定联系实际的重点。采取这些办法以后,报告员、宣传员进行宣传时,既具体又有重点,同时也避免了或减少了宣传中的混乱现象。其次,要使全面宣传宪法草案的主要内容和有分别有重点地具体解释宪法草案的条款互相结合起来。保定市发电厂在技术革新运动中,着重根据宪法草案中和工人有直接联系的条款特别是宪法草案第十六条进行动员,结果大大推动了技术革新运动。该厂刘义恒、史长东小组创造了水塔上的自动关门闸;张永合小组统一了操作规程,改进了炉道挡风板,使六月份煤耗率降低;等等。再就是利用群众熟悉的事情启发群众回忆对比,使群众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教育自己。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主要是围绕解放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情况,联系宪法草案的有关条款进行回忆对比;少数民族则着重联系宪法草案有关民族政策的条款,回忆对比解放前后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地位。当群众由于回忆而痛恨旧的社会制度时,又引导群众回想解放以来的幸福生活,并进一步启发群众觉悟,避免把宪法草案的讨论形成单纯诉苦。在回忆对比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宪法草案的解释、讨论,群众自然而然觉悟到“解放以前的法律是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咱们的宪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武器”,“有了宪法,咱们大伙都按宪法办事,社会主义社会就建设的快了”,“要想保住咱们的权利,必须尽咱们的义务”。结果,群众提高了对宪法草案的认识,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