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老矿区新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09
第7版(国际)
专栏:系列报道

  老矿区新探索
本报驻英国记者蒋千红
在纵横交错的英国交通网上,位于英格兰北部约克郡的唐克斯特是一颗重要的棋子。它不仅是英国南北、东西交通动脉的交会点,而且曾经是工业革命时代一个经济重镇。18世纪50年代,铁路机车制造厂生产的“野鸭”和“苏格兰飞人”牌火车头世界驰名。到20世纪初,采煤业在这一带逐渐发展起来。到30年代,唐克斯特生产的铁路机车满载着乌金奔向英国各地,为电力工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食粮”。
然而从50年代末起,唐克斯特的传统工业日趋没落,这座小城的命运随之改变。昔日的繁荣不再,好运难得叩响唐克斯特的大门。在80年代,这块5.7万公顷的工业区就有10个矿井关闭,万余名矿工失业。大门紧锁的钢铁厂,沉渣堆积、杂草丛生的废矿,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小镇爱灵顿的一个社区俱乐部里,记者见到了几位周末正聚在一起喝酒的曾经是矿工的中年人。55岁的布鲁克斯说,矿井在1988年底倒闭了,自那以后,他有整整5年找不到工作,靠领取政府的失业救济生活,当时,三个孩子都还尚未工作,生活的艰辛可以想见。即便现在,他找到的工作也只是给零售商店送货,收入不高。布鲁克斯的情况不是个别的。当时在座的人大多下过井,每个人对失业都有着痛苦的记忆。在唐克斯特,如今失业率约为10%左右,几乎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煤矿倒闭了,矿工们也还是离不开矿区。他们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井下消耗了青春岁月。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煤矿的“死去”令人心碎。然而人过中年,重新开始又谈何容易?!
唐克斯特区政府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振兴经济的计划大约从10年前开始,持续至今。唐克斯特市经济发展部的投资经理诺曼·布里奇在他的办公室里向记者讲述了市政府所作的努力。
唐克斯特面临经济结构的重组。要解决这一地区的就业难题,需要尽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由于近20年来传统工业的严重衰退,唐克斯特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衰败的城市,新兴企业对这里的投资环境缺乏信心,国外的投资者对它更是缺乏了解。唐克斯特的优势在于,这里有大片可供开发建设的空地,劳动力相对便宜,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这里还将是进入欧洲大陆的一块“跳板”,建设中的铁路货运口岸将于今年年底通车,届时从这里到达欧洲大陆只需一个小时。为吸引投资者,市政府规定,凡在唐克斯特建成投产并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公司,当地政府给予其相当于全部投资10%—20%的拨款。在废矿集中的地带,市政府还开设了“企业区”,凡来投资建厂的企业,将在10年内享受免税待遇。中央政府也通过“英国手拉手”组织为地方的特殊项目提供资金。另外,还有私人发展商的投入。
这些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到目前为止,除英国公司外,已有日、韩、美、德等国公司前来投资。这里人民的热情友善也构成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里奇笑着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英国电话公司最近在国内作了一个调查,被问及的大多数人认为,约克郡人的口音最友善。于是,这家英国首屈一指的电信公司决定在唐克斯特新建一个通讯中心,仅此一项,就将提供1300个就业机会。
有了就业机会,还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唐克斯特地区有12个职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及时输送所需人才。我参观了离市中心不远的一所学校。学校的女负责人休·兰卡斯基介绍说,该校设有信息技术、商业管理、会计、消费者服务、婴幼儿与老人照料以及机械工程等专业课程。职业学校的一切开支均由政府资助,职业培训都是免费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都非常灵活。学生可以自己决定何时开始,可以选择跟班或个别指导。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是,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教育的规范进行实际操作,并通过国家认可的晋级考试,考试共分为五个等级。一般来说,如果能达到二级至三级,就可以为大多数公司接纳。
唐克斯特,一个正在积极探索出路的城市,它应当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地方政府官员对我说,唐克斯特的新生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当地人在观念上的转变。很多人至今仍习惯于由政府来安排生计,缺乏商业头脑和个人负责的精神。对唐克斯特人来说,适应新旧交替还须经历一个过程。(本报伦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