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如火如荼的降价大战,将越来越多的影碟机送至寻常百姓家。面对正在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VCD消费市场——中国音像出版业:快拿出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如火如荼的降价大战,将越来越多的影碟机送至寻常百姓家。面对正在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VCD消费市场——
  中国音像出版业:快拿出力量!
本报记者卢新宁
盛夏,遍及全国的VCD机降价大战,掀起了影碟机销售的灼热浪潮。此时,京城西端,全国37家音像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10个省市音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聚集一堂,在酷暑中商讨推动中国音像出版业改革、适应市场和广大群众需求的发展计划。
不断扩大的群众需求,迅猛发展的巨大市场,提供了崛起的良机
几乎每个音像出版社的老总都不否认现在是中国音像事业的黄金季节。近年来我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扫黄”、打非行动肃清了音像市场环境,为迅猛发展的市场需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仅仅两三年前,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才诞生,而今,我国有名有姓的VCD机厂家已逾380多家,还有200多家正在陆续上马或投产。1995年中国VCD机的生产量是60万台,1996年600万台,今年将达到1000万台。世人公认,VCD机最大的生产市场在中国,VCD的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
作为家电市场新起的兴奋点,VCD机的畅销代表着一种新型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目前全国的VCD机拥有量超过1000万台,电脑的拥有量近1000万台,录像机拥有量达3000万台。如果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按一台多媒体电脑和VCD机各配10张光盘计算,目前全国就需求2亿张光盘,一个新的消费层已经形成。
很明显,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千万台机器将如饥似渴地等待着“消化”音像制品。而VCD机和多媒体电脑的保有量仍在急剧膨胀,后面还有一块更大的市场。专家预计,到2000年,我国VCD机拥有量将达2000万台。
较薄弱的生产能力,欠发达的营销网络,限制了发展的势头
然而,难得的市场机遇并不代表现实的市场占有。
我们的音像出版单位的生产制作能力还很薄弱。1996年,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16222种,比1995年增长23.1%;今年1月至5月,全国生产光盘已经接近去年全年产量,预计光盘年产量会突破1亿张。但如此迅猛的增长幅度,相对于庞大市场需求,仍然显示出极大的差距。
应该说,我国音像出版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共有音像出版单位295家,也出现了像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声像出版社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但总体上来说,206家专业音像出版社大部分规模很小、装备较差;89家图书出版社的音像部常常是三五个人顶一摊,最多也不超过几十人。
音像出版业高科技含量大,前期投入多,而我国的音像出版社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策划制作能力薄弱的状况。制作能力不足,导致了正版VCD市场品种的单调。目前我国的正版VCD主要为卡拉OK盘和电影盘两类。在国际音像领域占重要地位的卡通节目、科普教育类节目在我国市场上微乎其微。一些省级音像出版社每年生产的音像制品中卡拉OK盘竟占70%,出版社选题重复,一哄而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上海声像出版社社长胡战英告诉记者,世界上音像产业发达国家的音像出版单位的数量都不多,但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大。例如日本只有三十几个音像出版公司,美国也并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唱片出版公司。中国的音像出版业在机构上存在着“小而散”的缺点,没有形成合力。这也是盗版之风大行其道的一个因素。
音像出版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营销渠道不够通畅。长期以来,音像制品保持着传统的三级批发的发行方式,初衷是建立规范的流通市场,但却产生了层层加价,层层截款的弊端。中间环节多,使音像出版社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资金流转不畅;正版音像制品不能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且价位偏高。如某公司出版的一套CD非常热销,成本是二十几元一张,批发价38元,但在市场上卖价竟达七十几元。
许多音像出版社老总意识到,大好机遇之下,摆在中国音像出版业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让市场重新配备资源,集中力量“造大船”,广开发行渠道,尽快占领市场。
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变革,一批契合群众需求的制品,显现了繁荣的希望
在这次“多出优秀音像制品座谈会”上,一些消息令人振奋——
中唱总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二十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第一批15张CD,由于一家企业给予的援助,投入大,制作精美,进入市场后张张脱销,目前已将前期投入全部收回。这种引导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借鸡生蛋”的办法为普遍缺乏资金的音像出版社探索了一条出路;
新建的广东音像城作为国有正版音像制品的流通渠道已有傲人佳绩,它大大缩短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正版音像制品的销路建立了通达渠道;
中国音像制品中自编节目占有量正逐步提高,一些优秀的自编节目已经在市场上热销;我国第一个音像出版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启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