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为农机服务创造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4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为农机服务创造条件
赵连城
近年来,农民种田靠农机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三夏麦收时的联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更是备受农民欢迎。一些地方听说收割机服务队下乡来,农民们纷纷排起长队去请,有的甚至上路拦截,不把收割机请到自己田里不罢休。但也有不少农民眼睁睁地看着收割机在别人地块里轰鸣欢唱,自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洒汗挥镰。原因是收割机是机械化作业,对地块、耕种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地块狭小,不规则,种植不规范,收割机就进不去,农民也就只能望机兴叹。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收割机、播种机的劳动效率和黄牛木犁锄头镰刀的劳动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如今农民钟情机械化的根本原因。但是实现机械化是有前提条件的。
要珍惜农民追求农机的热情,就要创造农机为农民服务的条件,除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本地作业的农机类型,搞好市场服务外,还要在连片种植和土地区划上搞好规划,比如小麦的机收,就要从机耕、机播这个基础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望“机”兴叹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