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干大事业的人”——记徐州市大泉乡韩场村党支部书记窦立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干大事业的人”
——记徐州市大泉乡韩场村党支部书记窦立宏
孙智林张彦芳程关生
“清清不牢河,巍巍大洞山,咱韩场就像那明星璀璨,家家新楼竞秀美,户户彩屏映笑脸,韩场人的日子哦比蜜甜!”初春时节,我们来到被誉为“乡村里的都市”——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泉乡韩场村,耳旁便传来这首村歌。
这首从小学生到年迈的村民人人都会唱的村歌,词曲作者不是外人,他就是领着村民们奔上致富路的村党支部书记、非圆集团总经理窦立宏。

那是1975年冬日的一个晌午,从军六年的窦立宏归来了。当时,人们并没有在意。在韩场人眼里,与生俱来的穷苦命,任谁也改变不了。
回到阔别六年的故乡,映入窦立宏眼帘的一条条小路,村周围的汪塘、小树都是那么熟悉,几年未见的乡亲还是那么纯朴。但这熟悉的一切又令窦立宏忧郁,离家几年了,家乡面貌还是过去的老样子,“贫穷”两个大字仍清晰地写在每个庄户人的脸上。
他是党员,又有点文化,回村不久便当了生产队会计,一年后被社员们选为队长。“我要不干出个人样,也对不起大伙。”窦立宏不甘平庸,他要好好“折腾”一番。
早在70年代初,附近的韩桥煤矿领导曾主动找上门,欲把一个小矿交给韩场村开采,可谁也不敢接招,为啥?怕出事故,怕死人。致富机遇就此与韩场人擦肩而过。
我们再不能坐失良机了!窦立宏大声疾呼,然而,闻声而动者寥寥。“凡事总得有人打头,我就做个最先尝西红柿的吧。”主意打定,窦立宏一天三趟往国营大矿跑,弄信息,查资料,请专家现场指导,选准煤井开采突破口。然后,经过一再商量,十多个从小光屁股长大的伙伴和他抱成一团,开始了与穷苦命运的抗争。
村里当时囊中羞涩,分币毛票悉数拿出来才凑够1400元。一千四就一千四,能赊的就赊,能借的就借,他们买了一台旧水泵,借了一台电绞,又到附近大煤矿借来电缆线和钢丝绳。按照勘测技术员提供的线索,挖下了第一锨土。
井,在一米米往下延伸,窦立宏的心也一次次被提到嗓子眼。有一次,巷道刚扒好,就出现局部塌方,他和工友们被堵在井下达七个小时,出来时变成了“泥猴”,人们都快认不出他来。还有一次,井下突然冒水,买的旧水泵又不管用,水一时抽不上来,井被淹了。窦立宏见此情景抱头大哭,眼看多日的汗水就要付之东流,这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啊!哭过了,泪水一抹,咬咬牙又干起来。“只要死不了,我非把煤挖出来不可!”
天公不负痴心汉。第一口井到底还是出煤了,获利30万元。
窦立宏和他的同伴们,没忘记当初村里人的倾囊相助,一号井投产不到一个星期,就上交村里1.5万元。余下的钱,他没有分掉或揣进自个儿腰包,而是盯着新的目标,二号井、三号井、四号井……场子越拉越大。人们逐渐看到了韩场未来的希望,他们庆幸村里有了个“干大事的人”。
后三眼井每年为韩场村产煤20多万吨,创造利税达1600万元。韩场开始插上腾飞的翅膀。

窦立宏以自己的胆识和才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于是,他挑起了韩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的担子。
“事业红火人瞩目,艰辛甘苦有谁知?”窦立宏没有“官瘾”,他抱定宗旨一条:跑官场不如跑市场。为企业外出联系业务,他从来都是昼夜兼程,带一壶茶,啃两块面包就算对付了。驾驶员小胡说,一个夏日,窦立宏要赶到南京热电厂洽谈业务,不料,途中扁桃体急性发炎,发高烧,说话都困难,行至南京市大厂区,找了家医院打点滴。那一天他粒米未沾,次日清晨就催着小胡往热电厂赶,“约定的时间不能变,这是信誉呀!”厂家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生意终于谈成。
1990年5月,无机盐化工厂动土兴建。工厂建成后,当年生产五纳1700吨,实现利税百万元,现在年产量已达2.5万吨,每年创税利1000余万元。产品聚磷酸钠为生产洗涤剂的主料,其色洁白,他便起了雅号:“雪球牌”。既是雪球,终究会越滚越大。目前,该厂产品畅销国内十多个合成洗衣粉厂家,且已漂洋过海,打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港澳地区市场。
在工厂建设过程中,窦立宏绞尽了脑汁。他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在部队补习了文化,但知识远不够用,好在他干一门学一门,乐于拜能者为师。更为明智的是,他舍得智力投资,建化工厂智力投资就达18万元,培训技术人员150名。如今全村有各类科技人员176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达22人。
窦立宏雄心勃勃,他正率领着自己的“农工军团”包围城市。他们离土不离乡,务工不误农,和城里人一样,发挥创造者的智慧和才能,享受创造得来的乐趣。窦立宏摒弃了那种“小富即满”的小家子气,迫使自己从几千年小农经济的传统束缚下解脱了出来。这是一次从思想到行动的脱胎换骨,这是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当代中国新型农民杰出代表的根本所在。
“要有赶超外国人的意识。”窦立宏四年前就说了这个话。
他听人说,生产先进的汽车磁杆连动发动机,需要一种特殊的非圆齿轮,这种非圆齿轮目前还没问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就顺藤摸瓜,找到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继而赶赴西安。
非圆齿轮产品研制太复杂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经过千百次研究试验,都没有取得成功。
窦立宏深知这个科研项目非同凡响,这是全世界有关科学家都在关注和钻研的课题。一旦成功,那将是机械传动系统的一场革命。
窦立宏依照合同承诺了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450万元科研经费。他的赤诚之心与通力支助,使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非圆齿轮低转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研制成功。1992年10月27日通过国家级鉴定。我国机械大师雷天觉题辞称赞这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按照事先拟定的合同,韩场村取得了这项成果的独家生产权。有几家底气足、牌子大的单位干脆亮出实力,愿出高价买下这个专利生产权,窦立宏含笑摇头:不卖!
随后,窦立宏马不停蹄,成立了中外合资远乘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这种马达。据行家预测,按目前设计规模,投产一年产值将在10亿元以上。

从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时间,韩场村劳动生产总值由55万元增至2.89亿元,集体资产由26万元增至1.5亿元,人均年创利税由150元增至1.13万元,人均年分配由120元增至3860元。现在,农业从机耕到机耙、收割,全部实现免费,农药、化肥和“两税一金”上缴全部由集体垫付。60岁以上老人无论有无子女,每月发50元赡养费,为独生子女父母办理了养老金保险,为企业职工办理了退休养老金,农民看病有医疗挂号免费。投资250万元安装了程控总机,60%的农户用上了液化气,9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投资200万元建起灯光球场、农民乐园、闭路电视。投资220余万元建起了100个高级床位的韩场宾馆,宾馆内设有投影机、咖啡厅、餐厅。村里用上了微机,组建了农民乐队。他们还把科技专家的住房和度假村盖到了风景秀丽的云龙湖边。
最能形容这些变化的,莫过于韩场村群众自编的歌谣:“交公粮,补差价,养老保障不用怕”;“老有养,少有为,小有教”;“耕地不用牛,浇地不犯愁,化肥送门口,收粮在田头”……他们还总结出衣食住行“十化”:“农业机械化、居住楼房化、村镇花园化、教育免费化、老人生活保障化、电视闭路化、道路水泥化、夜间行走路灯化、家用电器高档化、人口出生计划化。”
韩场,好一个乡村里的都市!
韩场人最清楚,这“乡村里的都市”的总设计师,就是他们的领头雁——窦立宏。(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窦立宏(左二)与同事一起制定韩场村发展规划。
张彦芳顾立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